​东汉开国功臣朱鲔生平介绍

东汉开国功臣朱鲔生平介绍

朱鲔对刘秀来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苦大仇深!与朱鲔一起害死刘縯的凶手李轶,就被刘秀耍阴谋给搞死了,仇恨更深的朱鲔不光被赦免,还被封扶沟侯,拜平狄将军,天下统一后,朱鲔还出任过太守。

刘秀与朱鲔的仇怨,始于更始政权成立之初。刘秀的大哥刘縯,作为绿林军“一号首长”,受到绿林三部抵制,意外地在皇帝推选中落马,而刘玄反成了共主。

image.png

刘玄登基后,朱鲔和李轶作为刘玄的心腹,认为刘縯的威胁太大,多次设计谋害刘縯。刘縯死后,朱鲔和李轶又多次建议刘玄斩草除根,加害刘秀。刘秀都不敢给刘縯戴孝,他一边向刘玄表忠心,一边在刘縯丧期迎娶阴丽华,表示与哥哥一刀两断,这才骗过了刘玄。

刘秀谋求出巡河北时,朱鲔坚决反对,他始终认为对刘秀不能放松警惕。怎奈刘秀做足了功课,替他说话的都是重量级人物,朱鲔反对无效。

可以说,刘秀一生中,对他伤害最大的就是朱鲔,刘秀经历的人性炼狱痛苦历程,都拜朱鲔所赐。李轶后来积极配合刘秀的军事行动,都没有得到刘秀的原谅,为何朱鲔却能善终呢?

一、朱鲔献上洛阳,对刘秀的太重要,国家利益高于私仇

刘秀称帝后,第一步战略目标就是跨过黄河,占领洛阳。洛阳的战略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负责镇守洛阳的,就是朱鲔。

image.png

冯异等将领,将洛阳周边扫荡了一个遍,就是无法攻破洛阳。洛阳城池坚固,朱鲔采取务实的方案,紧闭城门不出,刘秀只能望城兴叹。好在更始政权腐败堕落,已经没有能力增援洛阳,刘秀可以毫无顾忌地围攻洛阳。

对刘秀来说,洛阳是他计划的第一步,必须尽快解决,全国遍地群狼,时间就是战机。与此同时西征的邓禹进展不顺,河北根据地,先有刘杨谋反,接着出现了彭宠反叛,如果不尽快拿下洛阳,极有可能出现腹背受敌的窘境。

在这个大环境下,能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和平拿下洛阳,那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所以,当朱鲔表示出归降之意时,刘秀毫不犹豫地允诺,饶恕朱鲔的罪过,甚至要保持朱鲔在更始政权的爵禄。于是,洛阳顺利归到刘秀手中。

所以,朱鲔能得以善终,客观上是他说驻守的洛阳,可以作为一份刘秀垂涎的厚礼,抹平了他之前犯下的罪行。

image.png

二、客观来讲,朱鲔的品性为人,值得大家称道

抛开朱鲔与刘秀的个人恩怨,客观来讲,朱鲔的品性为人,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更始政权进入长安后,刘玄册封了二十位王爷,其中就有朱鲔,他被封为胶东王。但是朱鲔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当年高祖刘邦曾经有过白马之盟,非刘不王,既然我们是恢复汉室,就应该遵守高祖之约。

功臣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到手的王位不要,有几个人能做到?刘玄册封的二十位王爷,也只有朱鲔一人拒绝了册封,可见朱鲔此人有大智慧。

站在刘玄的立场,朱鲔当初反对刘秀,甚至主张对刘秀斩草除根,足见他的眼光狠毒辣,能力非常了得。

刘縯遇害后,朱鲔没有加害他的部将,反而对某些人重用,比如岑彭。这个细节说明,朱鲔是个有大格局的人,对刘縯刘秀兄弟俩穷追猛打,都是为了维护更始政权的利益,他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

image.png

所以,我觉得刘秀对朱鲔应该是爱恨交加,既恨他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但是又对他有几分敬意,这也是朱鲔能得以善终的很重要原因。

三、岑彭居中调停,为朱鲔投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最终促使朱鲔投降的是老部下岑彭。岑彭本是刘縯的部下,刘縯被杀害后,很多部众被朱鲔兼并,从那时候起,朱鲔与岑彭惺惺相惜。后来朱鲔举荐岑彭出任颍川太守,才离开了朱鲔。阴差阳错,岑彭早朱鲔一步,投在了刘秀帐下。

因为这层旧交,岑彭受刘秀之命,到洛阳城下劝降朱鲔。岑彭与朱鲔,一个在城头一个在城下,回忆二人一起战斗的经历,岑彭不失时机地为朱鲔分析形式,劝朱鲔投降。

其实朱鲔不是不知道更始政权灭亡在即,只是因为他与刘秀的过节,不敢投降。岑彭心领神会,立刻请示刘秀,得到刘秀的承诺后,岑彭再次到城下与朱鲔会谈。

image.png

朱鲔简直不敢相信,他怕上当受骗,试探了一下岑彭:我把吊篮放下来,你要是敢坐吊篮上城,我就相信你!岑彭二话不说,就坐上吊篮。朱鲔相信了,他只身出城,跟随岑彭去拜见刘秀,促成了洛阳和平解放。

可以说,岑彭这个中间人的居中调停,起到了推进作用。

四、“政敌”与“叛徒”,在刘秀的心目中有差异

在朱鲔投降之前,李轶早就表达了对刘秀的“回归”之心,为何被刘秀做掉了呢?

李轶是最早追随刘縯刘秀兄弟起义的元勋人物,刘玄登基后,李轶立刻对刘縯翻脸,成为谋害刘縯的罪魁祸首。

image.png

洛阳被围困后,李轶感觉到更始政权时日无多,心生恐惧。冯异不失时机地给李轶写信,劝他认清形势,早日悬崖勒马。李轶见风使舵,迅速拿出实际行动,妄图献媚刘秀。他积极配合冯异的军事行动,任由冯异攻打他的战友们而不去救助,结果导致洛阳周边被扫荡干净,洛阳城了孤城。

李轶满以为凭着这份诚心,能洗清罪行,没想到刘秀够狠,他悄悄地把李轶的信,泄露给朱鲔(此时朱鲔尚未投降)。朱鲔大怒,直接杀了李轶!

李轶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死于刘秀的阴招!同样是仇人,同样是“改邪归正”,为何刘秀要做掉李轶,偏偏放过朱鲔?

image.png

因为这俩人的身份有差别,李轶本就是刘縯的部下,是自己人,他的行为属于背叛。朱鲔是绿林三部之人,不是刘縯部下,他与刘縯刘秀兄弟的关系,只能算作政敌。

自己人背叛是道德问题,政敌之间的厮杀光明正大的,不存在道德问题。所以,政敌之间的矛盾虽然惨烈,但是存在媾和的可能,而对待叛徒,往往只有一条路——水火不容!这就是李轶必死,朱鲔可活的原因。

相关推荐

​南唐画家徐熙生平介绍 徐熙作品特点

​南唐画家徐熙生平介绍 徐熙作品特点

123

南唐画家徐熙生平介绍 徐熙作品特点 画家徐熙简介 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金陵(今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

​你知道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吗

169

你知道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吗 1、中国首位皇帝,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 ,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 2、中国古代杰出的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是谁

8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是谁 1、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2、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

​李世民哪一年做的皇帝

132

李世民哪一年做的皇帝 1、公元626年。 2、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发...

​虿盆之刑是什么(虿虿盆之刑)

136

虿盆之刑是什么(虿虿盆之刑) 1、虿盆之刑是一种我国古代的非常残酷的刑罚,它具体的做法就是把一些有毒的蛇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坑内,保证犯人无法逃脱的前提下,将他们扔进...

​朱元璋在哪里登基的 明朝朱元璋在哪里登基

52

朱元璋在哪里登基的 明朝朱元璋在哪里登基 1、应天府,即现在的南京。 2、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的2...

​玄奘是唐朝哪位皇帝在时的皇帝

67

玄奘是唐朝哪位皇帝在时的皇帝 1、玄奘出行时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2、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

​历史上哪个朝代是少数民族做皇帝

149

历史上哪个朝代是少数民族做皇帝 1、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拓跋珪于太初元年(386)称王,初称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建元登国。 2、史称北魏、拓跋魏、...

​李显唐朝皇帝的鲁王是谁 唐朝李显的皇后是谁

163

李显唐朝皇帝的鲁王是谁 唐朝李显的皇后是谁 1、李道坚,鲁王李灵夔孙,范阳王李蔼子,嗣。方严有礼法,闺门肃如也。 2、七为州刺史,迁国子祭酒。开元中,选授汴州刺史、河南...

​京口是哪里的古称 京口什么的古称

125

京口是哪里的古称 京口什么的古称 1、京口是指现在江苏镇江市京口市。 2、是镇江的古称,经过历代朝廷的使用,一直沿用至今。京口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出名,京口位于长江流域...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105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1、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27天后被废,西汉第九位皇帝。 2、刘贺当了27天皇帝,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公元前92年,刘贺出生;公元前87年,成为西汉...

​三国中小霸王是谁(三国中小霸王是谁的称号)

74

三国中小霸王是谁(三国中小霸王是谁的称号) 1、三国中“小霸王”指孙策。 2、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

​陈圆圆是谁(陈圆圆是谁的女儿)

190

陈圆圆是谁(陈圆圆是谁的女儿) 1、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伶...

​王月是哪个朝代的人 叫王月的有多少人

125

王月是哪个朝代的人 叫王月的有多少人 1、王月,在古代人中是没有的,现代的倒是有,如果是王越,那就是传说《满江红》的真正作者其实是他。 2、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