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战场的胜利冲昏德军头脑 极端主义成毒药
二战战场的胜利冲昏德军头脑,极端主义成毒药
视频:二战战场的胜利冲昏德军头脑,极端主义成毒药
20世纪的人类文明先后遭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蹂躏,被视为罪魁祸首的德国曾因统一战争的胜利而冲昏头脑,令军国主义有机可乘,把德国推向军事扩张之路,后来更令纳粹主义迅速崛起,最终把整个世界牵扯入全面战争泥潭。极端主义令德军曾经所向披靡,但亦成德军的毒药,分别于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落得裁军,甚至解散的下场。
德国于1919年以战败国身份在法国签署承认战败的《凡尔赛条约》,条约不仅要求德国赔偿巨额军费和承认全部发动战争的责任,更严限战后德军规模,要求德军在1920年3月21日前把军力削减至10万人,务求令德军无法再次挑起战争。惟希特勒上台后,德国陷入纳粹狂潮,希特勒更矢言要把其他国家的生存空间“德意志化”,更无视凡尔赛条约,于1935年恢复征兵制并大幅扩军至60万人。
希特勒的野心终于1939年点燃了二战欧洲战场的战火,纳粹德军本来气势如虹,后来却成强弩之末,终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投降。盟军在战后翌年、1946年正式解散纳粹德军,联合国勒令德国不得重建任何武装部队,国防由英国、美国、法国和苏联4个占领国的驻德部队共同负责。
进入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恶斗却变成东西德重建军力的催化剂。西德当时为应对苏联军事威胁而决定加入北约,于1955年成立德意志联邦国防军(the Bundeswehr)。虽然战后德国的去纳粹化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惟重建德军之时大部分军人曾效力纳粹德军,甚至需由两名纳粹时期的将军指挥军队。面对联邦国防军处于旧酒新瓶状态,极力希望西德加入北约的时任总理阿登纳只能无奈表示:“相信北约不会想一名18岁青年指挥德军。”
相关报道:命运的轮回?新纳粹主义渗透德军
在难民潮席卷欧洲、恐怖袭击令人心惶惶之际,收容最多难民的德国发生极右军官假冒难民,企图发动恐袭及嫁祸难民的事件。经历残酷的二战,成立于1955年的德意志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以去纳粹化及防止极右思想死灰复燃为首要目标。然而,难民危机就如春风一样,令新纳粹主义及极右思想,在欧洲重新燃烧。值此敏感时刻,令外界忧虑极右思想在德军内部,获得重生的机会,甚或形成一个网络。
不谙阿拉伯语的28岁中尉弗兰科两年前佯称来自敍利亚,成功在德国获得难民资格。弗兰科被上月被捕后,警方在其同党寓所搜出大量极端右翼暨排外标志、大杀伤力军火及一份暗杀名单,名单上列有多名左翼政党人士。初步相信弗兰科企图假扮难民,刺杀提倡及协助接收难民的政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弗兰科被捕后一周,国防部长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到军营巡查,发现大量含纳粹主义的政治宣传材料。更令人吃惊的是,有德国传媒上周五披露,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的军事学院内,有一个由多达300名学生及毕业生组成的极右团体,连串事件令外界忧虑德军是否再次落入极右思想的魔爪。
“与德意志国防军(WehrMacht,纳粹德军)的连结及传统,隐藏在联邦国防军的背后。”社会民主党(SPD)的下议院国防事务委员会主席巴特尔斯说。
在美国及苏联剑拔弩张的冷战时期,为了加强防卫力量,西德获准重新成立常备军,即德意志联邦国防军。然而,面对军官短缺的问题,新生德军吸引了大量纳粹德国时代的军官,包括逾300名纳粹武装亲卫队(Waffen-SS)军官及12,000名德意志国防军军官,令极右思想再度获得沃土。专责军队训练的卡斯特(Heinz Karst)在1960年代曾表示,服务是军人的天职,民主及自由不是最终的价值,新一代的年轻军官亦反对改革。
“军队部分陷入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及罪恶的缠结,不义的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政权,不能成为军队的传统基础。”时任国防部长阿佩尔(Hans Apel)在1980年代初,接见反对改革的军方人士时说道。
自2009后,德军内的极右主义嫌疑者数目随裁军而有明显下降,但其后的8年仍然维持在稳定的水平。历史学家沃尔夫松认为,总理默克尔2011年废除征兵制,令军队缺乏思想正常的人,反而充斥大量热衷如何操作武器的人士,导致极右思想有机可乘。另一原因,则是募兵过程中的背景调查工作粗疏所致。
德国军事研究院在2007年底的一次调查发现,全国有13%的学生对种族主义或仇外思想“表示理解”;而高中毕业生的比率甚至比全国百分比更高。根据德国军事情报局最新调查,新纳粹主义在18至25岁的青年组别内尤其盛行。
为了净化极右思想,德国国会去年12月通过修订案,列明入伍的国民须通过强制背景审查,预计本年7月1日正式生效。“弗兰科案”爆发后14天,莱恩急速向国会呈上一系列综合改革草案,倡议改善军队的“政治教育”之余,更扬言要“彻底审视德军内部对纳粹历史的评价”,防止纳粹主义以新纳粹主义或极右排外思想的形式在德军“借尸还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