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周公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夫妻同房为什么叫做周公之礼
还不了解:古代夫妻同房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夫妻同房为何叫“周公之礼”,周公做了啥?
中国人,或者是古时候的中国人,自有一套自己遵守的礼乐制度。这个制度与法律条例的要求不同,它更像是人们心中的一种道德律,像是大家都会自发自觉去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而一旦触碰到了这种规范,就如同触碰到了全体人民的底线,会遭到整个社会的抵制。这种礼乐制度,是规范,也是束缚,几乎人人都会生活在这样的礼乐覆盖之下。
而礼乐制度的创始人是谁呢?有这么一句古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告诉了我们,礼乐制度,是周朝形成的,而它的形成,自然是周公一力推动的。
不了解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夫妻同房叫“行周公之礼”,难道说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就只是包含了这种男女之间相处的礼仪吗?其实并不,周公的礼乐制度,涵盖范围是非常广的。那么为什么夫妻同房会被叫做是“周公之礼”呢?周公又到底是一个怎样厉害的人物?本期文章,我们共同来探讨。
01周公才华,分外突出
周公其实就是周公旦,他的名字叫旦,他的姓是姬。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他的兄弟,是更加大名鼎鼎的周武王。周公是周文王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就聪慧异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对那个时代人人看重的占卜之术,周公也很有天赋。
按照他的才华来说,周公成为周文王的继承人也不为过。可是那个时候,天下推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他和周天子的位置是无缘的。周文王的嫡长子,就是姬发,也就是周武王。幸运的是,周武王也是一个能人。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封神榜》当中,周武王的本事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周武王是个得人心的人,尤其是对比起商纣王,两人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正因如此,周武王身边网罗了众多能人。而周武王成功讨伐殷商的背后,也少不了周公的推动。
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周公辅佐周武王,推行了分封制。他的封地在周,所以世人才会将他称为周公。不过与《封神榜》记录的内容不同的是,周朝建立之后没多久,周武王姬发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成为了周天子。周成王年纪小经验少,周公便担任了辅政大臣的角色。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周公才着手建立一整套的礼乐制度。他对周朝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规整,不管是吃喝拉撒,还是行为感情,都在礼乐制度的管辖范围之内。
当然,周公的才华并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上,他自己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占卜和命理高手。他对于梦境很有一套自己的研究,周公认为,人的梦境可以映射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东西,他就从这个方面对梦进行了解析。那个大家都了解的书《周公解梦》,就是这么来的。
02规定礼法,周公之礼
既然是周公制定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礼法制度,那为什么夫妻同房要叫“周公之礼”呢?这事儿还说来话长,要从周公还不是周公的时候开始说起。
商周时代,中国社会还是奴隶社会,没有那么多的规矩,社会上也没有什么成文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那个时候的人大多都是放荡不羁,尤其是在男女之事上,更是十分大胆,社会上的男女关系也是比较混乱的。
当时的情况是,你作为一个女子,如果看上了哪个男子,他也喜欢你,那么你们两个就可以发生关系,而且还不用受婚姻的制约。这样的现象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男女关系混乱了,社会上的矛盾冲突就多了起来。接二连三的伦理问题出现,让人烦不胜烦。这种状况,是必须要改变的。
所以,周公在制定周朝礼法的时候,就把这个情况考虑了进去。周公规定,只有男女之间进入婚姻关系之后,才可以同房,否则,两个人是不能够随意发生关系的。这个制度后来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在中国社会存在了很多很多年。
正是因为周公的这个规定,约束了男女之间的关系。因此,夫妻成亲同房之时,这个礼才叫“周公之礼”。
当然,周公的礼法并不仅仅有“周公之礼”,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周公制定的这些礼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03儒家倡导,恢复礼乐
周公制定的这些礼乐制度,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影响非常深远,但是在名义上并没有存在很久。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式微,诸侯纷争不断,那个时候,社会就已经礼崩乐坏了。周公的这些礼法,在名义上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彻底消失,百家争鸣当中,儒家的思想就是要恢复礼乐,再回到那个一派祥和的时代。从孔子开始,儒家就一力推崇恢复礼乐制度,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周朝时期的大多数社会制度。
这是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也仅仅是儒家支持而已,像法家这种推崇改革的思想体系,就绝不会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出现,他们甚至还想要彻底消除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虽然崩坏,但其影响却深深很值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
04结语
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形成之初,周公这个大人物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周公是个天才一般的人物,他制定礼乐,发展政治,推动周的兴盛。
周公的礼乐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即便是几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会使用“周公之礼”这样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