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清文宗奕詝,清朝入关以后第七位皇帝)

咸丰帝(清文宗奕詝,清朝入关以后第七位皇帝)

历史咸丰帝(清文宗奕詝,清朝入关以后第七位皇帝)  1

咸丰帝简介

清文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入关以后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满族,爱新觉罗氏。

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道光三十年(1850年)继位。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

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咸丰帝即位之初,中国南部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他派赛尚阿前往湖南防堵。

咸丰三年(1853),命向荣、琦善分别建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

又命曾国藩办团练武装抵抗太平军。

另派僧格林沁阻击太平军北伐。

六年,江北、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他又命德兴阿、和春重建。

十年,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镇压太平天国。

由于清王朝内部矛盾重重,满族亲贵不信任曾国藩等汉族地方武装,不肯委以重任。

因此,咸丰年间,清军在与太平军作战时,屡遭失败。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又于咸丰六年(1856)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外国武装的威吓下,咸丰帝被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除赔款、修改税则、开放通商口岸外,还同意外国使节常驻北京,外国人可在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等。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

咸丰帝匆忙逃往热河,命恭亲王奕訢留驻北京,以清政府全权代表身分与英法议和。

八月,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奕訢与英法又签订了《北京条约》,同意增加赔款数额,增开商埠,割让九龙给英国。

战争期间,还被迫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丧失了中国东北领土达100余万平方千米。

十一年七月,咸丰帝病卒于热河行宫。

生平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十七日,奕詝生于京师圆明园澄静斋。

道光帝晚年在立储的大事上,犹豫不定。

道光帝共有后妃二十多人,先后给他生了十个公主和九个皇子。

道光末年,道光帝违和,缠绵病榻,自思多年痼疾,将不久于此位。

其时,奕詝伏地流涕,痛切异常,“帝大悦,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

道光三十(1850年)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立其为皇太子。

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危,急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冲阿、何如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公启匣,宣示建储朱谕:“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

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

特谕。

”道光正式宣布: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五日午时,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按照清代制度,新皇帝奕詝当日下午护送大行皇帝的遗体至城内紫禁城乾清宫停放。

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

年轻的咸丰帝即位,颇有振作之心。

咸丰帝即位之后的主要措施一是清洗军机处,任用改革派官员革新弊政;二是大举提拔汉族士绅官僚,镇压太平天国叛乱。

从《清文宗实录》中看,他此时的工作极为勤奋,每天都有许多谕旨下达,其中不少是亲笔写的朱批、朱谕,不劳军机大臣动手。

咸丰帝在上台后的八个月,就罢免了道光朝的军机大臣穆彰阿。

随后又罢免了主和派的耆英等。

而且咸丰帝初年为了缓和与恭亲王奕訢的政治矛盾,任命其为军机大臣;但是不久罢免了奕訢的职务,巩固了皇权。

咸丰帝罢免了道光朝的主和派大臣之后,重新安排了军机大臣的人选。

咸丰帝开始任用肃顺等改革派官员,对之前的政治局面实行整顿。

肃顺掌权后,以铁腕的方式面对自乾隆末期以来的官场腐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严惩渎职失职,整肃官场政风。

其果断处理“戊午科场案”,将一品大员柏葰处斩,使得清王朝此后几十年间官场风气,特别是自乾隆后期越演越烈的贪腐风气有了很大改观。

咸丰帝即位初年,因太平天国起义,户部库房匮乏,于是清廷决定由户部设立宝钞处和官钱总局发行大量钞票。

滥发官钞非但没有纾解财政,反倒致使通货膨胀、物价飞腾,而官商乘机勾结,“侵占挪用”,“拒收买抵”,从中牟取暴利,将币制改革失败的恶果转嫁于百姓头上,当时“五城内外兵民不下数百万户,各粮行抬价居奇,小民每日所得钱文,竟不能供一日之饱”。

咸丰八年(1858年)底,肃顺改任户部尚书,决心整顿财政积弊。

肃顺从调查五宇官号账目入手,刨根究底,涉案人员几百人,抄没户部司员、商户及满洲宗室数十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官场贪贿公行的风气。

咸丰元年(1851年)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在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威胁清朝中部腹地,于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南京。

咸丰帝于三年(1853年)初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

曾国藩所办湘军,就是其中之一。

他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

由于太平军没有集中力量全力进行北伐以及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的“天京事变”使清廷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咸丰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勾结外国势力,合力扑灭太平天国运动。

正在咸丰帝镇压太平天国之时,英、法等国再次染指中国。

咸丰四年(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廷提出修约等要求,遭到咸丰帝拒绝。

故而导致英、法两国于咸丰六年(1856年)再次对清廷宣战,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攻占广州,但被击退。

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英法联军以及英、法、美、俄四国公使抵达天津大沽口外,要求所谓“修约”。

咸丰帝谕令直隶总督谭廷襄“以夷制夷”,对俄示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诱,对英国则严词质问。

谭廷襄奉旨行事,但是没有成功。

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

咸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

条约样本奏上,咸丰帝十分愤怒,但是不得不由批准。

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

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

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

咸丰帝见大沽口获胜,尽毁《天津条约》。

而后,英法调兵谴将,准备新的侵略。

咸丰十年(1860年)春,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

六月,向大沽口进攻,咸丰帝谕旨:“天下根本,不在海口,而在京师。

”七月,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和战不定,痛失歼敌的良机。

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

八月一日,英法两国舰队又一次抵达天津外海。

法国也派出舰船40余艘,陆军6700人,而僧格林沁部署在大沽的守军总共只有10000人。

为了避免纠缠,联军干脆在大沽以北的北塘登岸。

僧格林沁为保存实力,下令南岸守军撤往通州。

次日,英国舰队安然驶入白河。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

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往通州与英、法议和。

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在通州八里桥之战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史称“庚申虏变”。

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以“木兰秋狝”为名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訢留京议和。

奕訢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六日,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总管园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

次日遭到抢劫之后被焚毁殆尽。

咸丰帝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后,时刻关注京师的消息。

在英、法议和退兵之后,咸丰帝一度有回鸾的打算,但是不久就打消了这一年头,最主要的是“亲递国书”一事尚未有着落,故而责成恭亲王奕訢尽快办理。

此后咸丰帝又几次改变回鸾的旨意。

主要原因除了夷人的因素,还有咸丰帝逐渐喜欢上了热河行宫的生活。

这一时期的咸丰帝尤其醉心于戏剧。

北京宫内的升平署成批的被召到热河。

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起,“烟波致爽”殿每三天就要演一出。

自从咸丰帝到达承德之后,肃顺与咸丰帝的关系更为接近,随侍左右。

此时咸丰帝身体逐渐变坏,肃顺为了保证咸丰帝去世后政治不会发生大的变动,极力劝说咸丰帝留在热河。

恭亲王奕訢与文祥等人见咸丰帝迟迟不回北京,而且热河还不时传来皇帝病重的消息,十分紧张。

他上奏去热河请安,企图直接与咸丰帝见面,以打破肃顺的封锁。

奏折受到肃顺的阻扰,由此恭亲王与肃顺集团的矛盾激化。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

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

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

”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

载垣等请咸丰帝朱笔亲写,以昭郑重。

而咸丰帝此时已经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写朱谕。

咸丰在病逝前,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

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

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其后葬于清东陵定陵。

咸丰帝病死之后,其生前安排的政治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

其子载淳年幼,载淳的生母那拉氏力图取得最高统治权力。

她与慈安太后和奕訢相勾结,拉拢握有兵权的胜保等人。

于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61年11月2日),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

十月初一日(11月3日),又接连发出上谕,授恭亲王奕訢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宗人府宗令,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鋆、户部左侍郎文祥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随后,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杀了载垣、端华、肃顺,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垣等人拟定的 皇帝年号“祺祥”改为“同治”。

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

评价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帝的资质在清朝帝王中大概能居中游偏上。

他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

从个人际遇来说,在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的又是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疮百孔的破船。

他无处回避,责无旁贷又无力回天,为此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

从政治角度来看,咸丰帝虽说是呕心沥血,用力改革,可还是没有挽回败局;再加上他下了很多错误的抉择,所以清朝还是那样千疮百孔。

他的大变革没有取太大的作用。

政治腐败,国库空亏,民生凋敝,兵将腐朽一个也没解决。

他的疏忽太多了,他的最大的疏忽竟然可以灭亡一个国家——他没有阻止慈禧篡政,还加速了慈禧的篡政。

道光帝十分中意文宗之仁孝。

领诸皇子狩猎,奕詝故意一箭不发,“上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

’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

刘体仁《异辞录》:①文宗勤于政事,万几之暇,颇耽逸乐,王心弗善焉。

②文宗用人,惟贤是尚,不分满汉。

晚清重臣郭嵩焘:文宗初基,东南糜烂,天下岌岌。

朝廷怀恐惧之意而出之以端简,百官慑于大难之骤兴,瞻顾却立。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等地的告示: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既犯虚伪欺诈之行为, 即不能逃其所应受之责任与刑罚也。

兹为责罚清帝不守前约及违反和约起见,决于十八日焚烧圆明园。

所有种种违约行动,人民既未参预其间,决不加以伤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惩之也。

赵尔巽等《清史稿》:①文宗厌廷臣习于因循,乏匡济之略。

②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

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之安。

而能任贤擢材,洞观肆应。

赋民首杜烦苛,治军慎持驭索。

辅弼充位,悉出庙算。

乡使假年御宇,安有后来之伏患哉?

相关推荐

​罗成(隋唐十八杰)

​罗成(隋唐十八杰)

103

罗成(隋唐十八杰) 罗成(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罗成是隋唐故事中的人物。他在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八,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都是...

​祖大寿(明朝著名武将)

​祖大寿(明朝著名武将)

79

祖大寿(明朝著名武将) 祖大寿(1579年 —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本是明朝武将,后降清。 1628年(明崇祯元年),祖大寿因守宁远获...

​贺知章(被称为“诗狂”)

​贺知章(被称为“诗狂”)

112

贺知章(被称为“诗狂”)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人称“诗狂”。 少...

​吕不韦(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

168

吕不韦(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介绍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光绪死后慈禧也跟着走了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光绪死后慈禧也跟着走了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103

光绪死后慈禧也跟着走了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和光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慈禧之死,仅仅发生在光绪死后的22个小时,加上二人生前那剪不断理还乱的...

​邵燕祥:朱元璋删《孟子》,删了哪些话?

​邵燕祥:朱元璋删《孟子》,删了哪些话?

168

邵燕祥:朱元璋删《孟子》,删了哪些话? 关于朱元璋删《孟子》,并且不让他陪祀孔庙的事,我最早是从高旅先生的文史随笔中读到的,但一直不得其详。约略知道删去的有“民贵君...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杜牧写的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杜牧写的吗?

157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杜牧写的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传为晚唐杜牧所作的七绝《清明》,是当下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节日...

​晚清最后一个太监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谁

​晚清最后一个太监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谁

54

晚清最后一个太监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是谁 在电视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皇宫有很多太监。劳苦人出身,被生活所迫,指望把孩子送进宫里,有条活路,将来也得些好处。他们有的位居...

​隋恭帝杨侑生平简介 杨侑是怎么死的

​隋恭帝杨侑生平简介 杨侑是怎么死的

185

隋恭帝杨侑生平简介 杨侑是怎么死的 杨侑是 隋朝 的 皇帝 ,史称隋恭帝,而且杨侑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二三岁,还是 李渊 亲授扶持杨侑登基的。杨侑作为杨广的孙子,是隋朝的最后一...

​三国时期:吕布收了袁术的钱却为何要帮刘备

​三国时期:吕布收了袁术的钱却为何要帮刘备

188

三国时期:吕布收了袁术的钱却为何要帮刘备 袁术为了进攻刘备,曾经邀请吕布联手,并且答应给吕布提供钱粮。但是当吕布出兵之后,袁术却耍赖不给钱粮,搞的吕布很窝火。第二次...

​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及其主张的观点

​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及其主张的观点

133

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及其主张的观点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

​鸣梁海战具体内容介绍 鸣梁海战的历史意义

​鸣梁海战具体内容介绍 鸣梁海战的历史意义

60

鸣梁海战具体内容介绍 鸣梁海战的历史意义 鸣梁海战时间 鸣粱海战是朝鲜和日本之间的一场战役。鸣粱海战时间是1597年的10月26日,鸣粱海战时间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是因为在1592的时候...

​李景隆是卧底吗 李景隆是真的草包吗

​李景隆是卧底吗 李景隆是真的草包吗

123

李景隆是卧底吗 李景隆是真的草包吗 李景隆袭爵曹国公,在 靖难之役 中为 大将军 ,率军征讨 朱棣 ,后兵败而归,且导致攻守局势逆转,损失了数十万大军,成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孔有德尚可喜关系 孔有德为什么叛变

​孔有德尚可喜关系 孔有德为什么叛变

164

孔有德尚可喜关系 孔有德为什么叛变 孔有德原本是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被 袁崇焕 斩杀后,他发动兵变,自立为王,不久后投降清朝,为清朝南北征战,镇压抗清斗争。 孔有德尚可...

​明宪宗朱见深的妃子和儿子

​明宪宗朱见深的妃子和儿子

87

明宪宗朱见深的妃子和儿子 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和万贵妃的“姐弟恋”被大家所熟知,两人相差19岁,万贵妃如此之大的魅力,竟然能迷倒比自己小19岁,并且爱美女的明宪宗。万贵妃...

​六霍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参加人及其后代

58

六霍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参加人及其后代 六霍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参加者现在究竟怎样了?为中国革命作出伟大贡献的这些人是否健在?他们的后带你又如何呢?这是很多人好奇的问题...

​辽沈战役简介 辽沈战役的故事

164

辽沈战役简介 辽沈战役的故事 辽沈战役简介,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 国民党 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

​丁宝桢简介 丁宝桢为什么葬在山东 丁宝桢墓

​丁宝桢简介 丁宝桢为什么葬在山东 丁宝桢墓

106

丁宝桢简介 丁宝桢为什么葬在山东 丁宝桢墓 丁宝桢是 清朝 末年大臣,为官刚正廉洁深得民心,曾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特别是在四川任职期间改革盐政、修整都江堰,赢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