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历史 | “最牛蔬菜”大白菜的神奇身世
大白菜这种蔬菜,是中国古人培育出来的特产,所以英文里一般称为Chinese cabbage,这cabbage指的是是卷心菜,而大白菜的学名Brassica rapa pekinensis,直译就是「北京油菜」、「北京芸薹」之类。
嗯等等,为啥这大白菜一会是卷心菜,一会儿是油菜呢?这就得说到它们所属的庞大家族了,而我们的菜市场里,至少一半以上的蔬菜都来自这个家族。
这个牛轰轰的蔬菜家族在植物学上被称为「芸薹属」(Brassica),它是十字花科中植物中经济价值最大的一个属,最初都从野生芸薹驯化而来。我们熟知的卷心菜、花椰菜、芥菜、榨菜、大头菜、雪里蕻、油菜、芜菁【wú jīng】等等,都出自这个属。
中国人栽培蔬菜,可能就是先从野生芸薹入手的。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西安半坡遗址,都出土过疑似油菜或芥菜的种子。
芸薹属里,古人最先栽培的可能是芜菁和芥菜。《诗经》里有「采葑【fēng】采菲,无以下体」,「葑」就是芜菁,也就是俗称的「大头菜」。
芥菜栽培得也早,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但《礼记》里人们是用它的种子也就是芥末来搭配生鲤鱼肉片食用。
汉代时,芸薹第二次传入中国。此时第一次出现了「芸薹」这个词。
这种蔬菜的味道比较苦,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发现它浑身是宝之后,又开始马不停蹄的改造工程。至迟到元代,经过千百年的选育,这个统治菜市场的大家族才面目清晰起来,而大白菜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明星。
现在的植物学家一般把芸薹属大家族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芥菜型(B. juncea)、白菜型(B. rapa)和甘蓝型(B. oleracea)。
每种类型都是菜多势众,比如芥菜型,叶用芥菜有所谓盖菜、雪里蕻,茎用芥菜有大头菜【即芜菁】、榨菜,对,它正式的名字是「茎瘤芥」。
甘蓝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它首次出现在唐代文献中《本草拾遗》中,其实卷心菜正式的名字就是「结球甘蓝」,卷心菜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一路从俄国传入中国北方,一路从欧洲传入中国东南部,但长期未得推广,直到20世纪初解决了栽培中经常出现的不结球问题,才发展成为仅次于白菜的重要蔬菜。
而我们常听说的「高丽菜」,其实就是卷心菜,不过这「高丽」是荷兰语「Kool」的音译,跟拉丁语caulis同源【本义是「包裹」】,有英文单词kale【/kel/】,指的是羽衣甘蓝。还有cauliflower,指的是…呃,花椰菜。
花椰菜也是甘蓝型蔬菜的重要蔬菜,它是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到了50年代才得到较快发展,所以很可能你爷爷年轻的时候不大吃得到花菜。
甘蓝型蔬菜中还有种重要的欧洲油菜,我们平时看到的大片油菜花田主要就是它。
最后终于说到我们的大白菜了。相比芥菜型、甘蓝型两类蔬菜,白菜的特点就是…寡淡无味。它最早可能是在东汉晚期的江浙一带,由芸薹二次驯化出来,被称为「菘【sōng】菜」,最初的菘菜,可能跟现在的俗称的「青菜」相似,叶柄仍然是青色的,味道微苦。
之后培养的品种叶柄越来越白,它和来自北方的芜菁杂交后,就诞生了白菜。
但白菜这个名字是元代民间才开始使用,元代还育成了耐热的白菜和萝卜,解决了白菜的夏季淡季问题。明清时期有了不结球的小白菜、结球的大白菜之别。
自白菜诞生后,就深受古人喜爱,《南史》记载南朝时著名居士周颙,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人间美味。白菜的淡味,体现了中国人特别是文人的追求,《随园食单》《红楼梦》都记载了「火肉白菜汤」这道以火腿搭配大白菜的经典菜。
而它同时耐储存,在经济困难的时期,是北方老百姓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所以中国人对它特别有感情。
▲点击视频,听配音演员帮你读上面那些不认识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