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刘表为什么没有任用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刘表为什么没有任用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的诸葛亮

刘表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陈寿在评价袁绍、刘表时,将其二人相提并论: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三国志·刘表传。

这里有才而不能用定有所指,就刘表而言,似乎应指诸葛、庞统、王粲等人。

这些人物被历史证明,都是经天纬地超一流人才,为何就在刘表眼皮子下面而未能被启用?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问题主要出在刘表身上。

但史料有限,我们只能分析如下: 首先,刘表拥地自保,不求进取的心态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

刘表自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为荆州刺史、荆州牧,到建安十三年 公元203年,统治荆州18年之久。

史称他招诱四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

关西、兖、豫学士王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

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

他还妥善安置了因战乱而流入荆州的10余万家关中百姓,组织他们开发地广人稀的南方丘陵山区。

在东汉未年社会大动荡时期,荆州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沃野千里,士民殷富。

刘表做为一方诸侯,当时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但是他欲保江、汉间。

观天下变。

他的部下献策:袁、曹并争,两雄相持之时,天下安危全在于将军。

将军若欲有为,可乘其破弊起兵。

若不然,亦应支持一方。

但刘表狐疑不决,错过战机。

以至于曹操平定北方后,扭头挥师南下,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荆州首府襄阳。

刘表拥地自保,是出于平庸,还是出于维护一方平安,不得而知,但问题是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拥地自保是极不现实的。

你不吃他,他就吃你,是那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刘表的拥地自保政策是他有才而不能用的决定因素。

拥地自保与唯才是用并不矛盾。

这里应该看到刘表不思进取的心态,才是导致他有才而不能用的根源。

其次,刘表心胸狭窄,多有疑忌的品质,决定了他有才而不能用。

刘表政权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为荆楚的大族豪强,如蒯良、蒯越、蔡瑁、庞季、张允、黄祖、文聘等,他们是荆州政权的核心,是刘表依靠的主要力量;二是荆楚名士,如韩嵩、宋忠、刘先、邓羲等,他们是刘表争取团结的对象;三为外来流移人士,如傅巽、王粲、弥衡等,他们只是点缀,量少而不受重用。

从人才总量上讲,刘表治下的人才甚至没有益州的多,更不用说和曹操、孙权比。

从人才质量上看,刘表手下几乎没有特别优秀的人才。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刘表心胸狭窄有很大关系。

《三国志·刘表传》中说: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

刘备当时虽为丧家之犬,但刘备是何等人物,刘表未必不知,连曹操也不得谓叹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三国志·先主传》。

可是,刘表对刘备猜过多,甚至不敢让刘备住在襄阳城中,把他派驻在前线新野,当做一般将领使用。

后来事实证明,刘备并没有对荆州政权有什么野心。

刘表对韩嵩的态度亦是如此。

韩嵩等人审时度势,以为刘表应投靠曹操。

刘表在蒯越等心腹的劝说下,勉强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派韩嵩联络曹操。

韩嵩认真履行使命,回来复命时,被刘表怀疑得了曹操什么好处,险遭杀身之祸,若不是刘表之妻蔡夫人劝谏,韩嵩就成了刘表的刀下之鬼。

《英雄记》关于张羲的一段记载,也充分说明了刘表不能容人:张羲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然性屈强不顺,表薄为其人,不甚礼也。

羲由是怀恨,遂叛表焉。

王粲说:士之避乱荆州者, 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三国志·王粲传》。

所以,陈寿在给刘表作传时评价说: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实在不为过也。

再其次,刘表的人才观有问题,重视有名份的人,忽视青年人,从而导致有才不能用。

批评刘表一点也不尊重人才,似乎有点怨屈他。

比如刘表对庞德公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庞德公是襄阳名士,德高望重,刘表仰幕已久,数次延请庞德公出仕,均遭拒绝。

刘表对弥衡的态度亦是如此。

弥衡是当时名闻天下的狂士,连曹操也奈何不得。

曹操象扔垃圾一样,把弥衡送与刘表。

刘表喜欢弥衡的文才,以之为上宾,文章言议,非衡不定。

然而不久,弥衡故态复萌,刘表这才知道弥衡是一颗难以下咽的苦果子,只好将弥衡送给了黄祖。

可见,刘表并不是不尊重人才,亦不是不想得到人才,而是他太注重有名望的人,以至于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才。

这就导致了人才群就在他眼皮子之下,他视而不见的情况。

比如王粲,少年出名,客居襄阳十余年,刘表却以王粲相貌不佳而不重用。

除王粲外,当时在襄阳的有一大批杰出青年:诸葛亮、庞统、徐庶、孟公威、崔州平、石广元等,这些人当时都年青,也没有什么名气,所以,根本就不在刘表视野之中。

以上所说,是以刘表不善用人的角度,说明刘表未用诸葛亮。

但是,如果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即诸葛亮不愿效力刘表,那么,刘表未用诸葛亮的问题就更好理解了。

诸葛亮少年时随叔父投靠刘表,17岁时叔父去世,诸葛亮随即脱离刘表,躬耕隆中,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诸葛亮对刘表没有过多的直接评论。

他在《隆中对》中曾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其主应指刘表,这里即蕴含着诸葛亮对刘表的评价。

诸葛亮对刘表的看法,当然应是他自己多年观察的结果,但也不排除庞德公,司马微等人对他的影响。

前文已表述庞德公对刘表的态度,在此故略之。

那么,司马微是如何评价刘表的呢?在《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中说:徽字德操,颖川阳翟人。

有人伦鉴识,居荆州。

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

除庞德公,司马徽之外,潜、杜袭、和洽对刘表也有贬辞: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

裴潜语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阽危,必有谗慝间其中者。

和洽语 诸葛亮一生谨慎,尤其在择主的问题上,他有着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具有雄才大略,审势度势,·礼贤下士,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一代英主。

刘表居安自保,充其量是个据守一方的军阀而已,诸葛亮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前途,命运,特别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给这样一个人呢? 历史注定刘表不会用诸葛,诸葛也不会选择刘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历史上有一个由海盗建立起来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107

历史上有一个由海盗建立起来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说起骑士,那是欧洲古代的一种兵种,众多骑士聚集在一起成为了骑士团。 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演变,很多国家已经没有拥有这样古老的...

​探究包拯不可侵犯的缘由

​探究包拯不可侵犯的缘由

198

探究包拯不可侵犯的缘由 ,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律专家,以其廉洁清正、秉公执法而闻名于世,被后世尊称为包青天。 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包拯常常被塑造成一个威严、...

​南宋时期哪些官员姓卢

​南宋时期哪些官员姓卢

84

南宋时期哪些官员姓卢 南宋时期,姓卢的官员并不是很多,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其卓越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而成为了历史的名人。 南宋卢氏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有:军事将领卢照邻、...

​中国古代中的黑蓝虎

169

中国古代中的黑蓝虎 t1,2,3,4,5,6,7,8,9 老虎是陆地上的百兽之王,在人们印象中老虎外观是黄黑条纹加上白色肚皮,但是在现实中却有一种稀少老虎基本上没有人见过,那就是黑蓝虎,它...

​探究刘勰的时代背景与文学成就

​探究刘勰的时代背景与文学成就

63

探究刘勰的时代背景与文学成就 刘勰,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文学理论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 但要了解这位人物,我们首先需要准...

​三国演义结局是否符合历史真相

​三国演义结局是否符合历史真相

136

三国演义结局是否符合历史真相 三国演义结局存在夸张和虚构,与历史真相存在很大的不同。 小说中的赤壁之战、刘备夺取荆州和孙权的江东发展等描述与历史存在差异。 在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