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正史,另一种说法是野史和传说。让我们看看野史和传说是如何记载他收复台湾。

郑成功败退南京、退据厦门一带时,前有大海,后有清兵,军逢新败,士气低落。以后的发展如何,郑成功心中无数,长吁短叹不已。有一天晚上,当郑成功在海滩上踱步时,一个飘欲神仙的道士来到他的跟前,说:“将军独步沙滩,莫非心有所难?”郑成功见是出家人,人也不猥琐,就直言相告。

道士道:“将军志在兴明,忠义贯日月,贫道钦仰。但水顺则清,势所必然。大明气数已尽,将军无力回天。如要为三军前途和子孙考虑,唯有一法。”说着,对郑成功说出八个字:“攻不离门,退不出湾。”要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前哨基地,把台湾作为大后方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

郑成功是很有军事头脑的人,立即认识到这是使自己摆脱困境的惟一选择。一旦目标已定下,他立即召开各级官员和将领的会议,大修船只,备办粮食物品。在军事会议上,郑成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说:“北伐已成无望,反清复明之志未泯。为当今计,进攻台湾以为根本之地是为上策,可以生聚教养,积蓄力量,再图光复大明之业。同时也可以安顿将士家属,解除后顾之忧。”全军将士听了,欢呼踊跃,士气十分高涨。

明永历帝十四年1660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率文武官员及将士两万五千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金门岛的料罗湾出发,浩浩荡荡向台湾海峡开去。三月二十四到达澎湖列岛,遇上逆风大浪,无法继续前进,只好停船待风停了再走。这一停就是好几天,原以为路上不过数日就可到达台湾,未多带粮食。

眼看粮食将尽,决定向当地百姓借粮,可岛上山多,百姓以捕鱼为业,农作物也只以蕃薯大麦为主。但当地百姓听说大军缺粮,就各家一斗一升地进献,总数不过百余石,还不够全军一餐之用。而用兵宜贵神速,不能耽搁太久。可是现在风大浪急,船在海上航行,十分危险;但退又不能退回金门,否则前功尽弃。

郑成功急得汗毛倒竖,决定不等风停,冒风前进。他传令全军:三十日晚上开船。军中将领听了,纷纷提出意见,认为这样太冒险了。郑成功坚定地对将领们说:“我们收复台湾,要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这一点风浪算什么?如果因风不走,还要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一行动是冒险,险中求生,唯此一举!”

三月三十晚,收复大军拔锚起航。此时风大浪高,洪涛扑船,几百只船在大海上像一片片飘浮不定的树叶,随时有覆灭的危险。郑成功的部队尽管都是与大海久经搏斗的勇士,但这次也坚持不住了,不时有晕倒或被掀到海里的事故发生。郑成功为稳住军心,拔剑在手,站在船头,仰天长啸:“大明如不当灭,苍天应须助我,令风停浪平,顺抵台湾。”

说也奇怪,到了后半夜时,忽然云收雨散,满天星斗,由逆风转为顺风。在船上的将士见了,精神焕发,齐呼万岁!立即扯起篷帆,借顺风之势,向台湾驶去。

第二天清晨就到达台湾的鹿尔门港。守港的荷兰守兵见明军敢于逆风而来,都吓呆了,放不了几枪就弃械而逃,郑成功顺利地占领了鹿尔门港这个滩头阵地和前进基地。之后,郑成功组织将士在禾寮港登陆,手下大将周全斌率领一万多人登上台湾土地,指挥部队奋勇冲杀前来迎战的荷兰军队,斩首上千。荷兰军不敌,只好退守赤嵌楼,然后,郑成功命部队把赤嵌楼团团包围起来。

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已统治三十八年,实行残酷的剥削和血腥的压迫。所以,郑成功在台湾一登陆,受到了台湾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纷纷献粮献物支持登陆大军。登陆后,郑成功还亲自深入内地,访问高山族的头人,高山族同胞也热烈欢迎郑成功的军队。史书上说郑成功登陆之后,“士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连荷兰人也承认:“郑成功之来,深得民心。”

陷于孤立无援的荷兰守军不得不派人请降。四月五日,荷兰总督揆一派人与郑成功谈投降条件:每年向郑成功纳租税银五万两,进贡各种土特产,并送劳师银十万两,以保留荷兰在台湾的统治。

郑成功一听,严词拒绝,命令他们立即投降。四月七日,郑成功指挥大军包围了台湾城,由于城防坚固,直到二十四日还未攻破。郑成功采纳参军肖拱宸的建议:围三阙一。实行长期围困,留几条路口出入,以防敌作困兽之计。同时,随时打击出来抢粮、抢水的荷兰人。两个月后,荷兰人弹尽粮绝,只好派人到爪哇去求援。

爪哇的荷兰殖民者派甲板船十余只,水兵数百名来犯,被郑成功的水师打得大败而逃。到了十二月,荷兰统治者实在支持不下去了,揆一又派人请降,同意退出台湾,让其归国。郑成功接受了揆一的投降,让其率手下残兵败将两百人,离开了台湾回到荷兰,从此永远结束了台湾的殖民统治。

郑成功光复台湾是一历史壮举,在历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关推荐

​朱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朱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79

朱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毛主席曾说过: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历史上的朱温确实是一位十分狡猾的人物,正是他的狡猾和钻横,才使他草根逆袭,从黄巢帐下...

​席勒简介

​席勒简介

169

席勒简介 席勒全称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在多个领域内都获得了相当...

​中国摧毁建国以来最大的走私集团“厦门远华”

​中国摧毁建国以来最大的走私集团“厦门远华”

96

中国摧毁建国以来最大的走私集团“厦门远华” 厦门特大走私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查处的最大的一起经济犯罪案件。涉案金额之大、人员之多,案情之复杂,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之严重...

​天台山桐柏宫的发展历史

​天台山桐柏宫的发展历史

170

天台山桐柏宫的发展历史 浙江省天台县桐柏宫原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桐柏宫在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环抱,碧溪前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

​女书是什么书?女书的由来?女书有什么意思?

​女书是什么书?女书的由来?女书有什么意思?

66

女书是什么书?女书的由来?女书有什么意思? 女书简介 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女书作品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自杀逝世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自杀逝世

177

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自杀逝世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

​《爱上特种兵》卓然的真实身份

​《爱上特种兵》卓然的真实身份

191

《爱上特种兵》卓然的真实身份 《爱上特种兵》卓然其实是双胞胎兄弟裴俞假扮的,是T4老爷的秘密武器,不过因为母亲在老爷手里得不到救治,就设计与警方联合。不过为了配方,在...

​宋朝抗金第一人宗泽简介

​宋朝抗金第一人宗泽简介

116

宋朝抗金第一人宗泽简介 宗泽(1060~1128),字汝霖,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金华义乌)人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世代务农,早年家境贫寒。 元祐六年(1091)应进士试,对策陈...

​中国天眼是如何找到脉冲星的

​中国天眼是如何找到脉冲星的

75

中国天眼是如何找到脉冲星的 目前为止,中国天眼已经找到300余颗脉冲星,那么FAST是如何找到这些脉冲星的呢? 一、漂移扫描观测 我们知道,FAST可以通过调节馈源仓位置和面板形状...

​五虎上将应该怎么排名?

​五虎上将应该怎么排名?

183

五虎上将应该怎么排名?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时期蜀汉有“五虎将”,这个说法虽然不是在史书当中出现的,但是也是人们根据史书的传记记载,为蜀汉五位大将进行了排列组合,就像...

​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生平简介

​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生平简介

174

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生平简介 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公元1592年11月28日申时-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时),爱新觉罗氏,清太宗文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努...

​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继位的为何会是绵宁?

​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继位的为何会是绵宁?

150

嘉庆帝一共有多少皇子?继位的为何会是绵宁? 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年号道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

​安史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又是怎么平息的

​安史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又是怎么平息的

71

安史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又是怎么平息的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这血腥的叛乱,最后又是如何被平...

​史思明生平简介

​史思明生平简介

173

史思明生平简介 史思明(703年—761年),字崒干,宁夷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人,粟特族。唐朝时期叛臣,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 出身西域史国,相貌不扬,懂晓六蕃语言。天宝初年...

​广府文化是什么

​广府文化是什么

76

广府文化是什么 广府文化是粤语地区之中的一个地域文化,指广东珠三角广州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的文化,范围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周边的粤西、粤北部分地区。粤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