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背后竟有这样一个历史典故
毛主席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成就不逊于唐宋诗词名家,《水调歌头·游泳》就是毛主席的一首代表作,今天阿飞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首《水调歌头》的前两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长沙水,有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在长沙城东,有一口著名的“白沙井”,井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武昌鱼,指古武昌县(今鄂城县)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读到这两句词,恐怕很多朋友会感慨,毛主席体格真好,60多岁还能畅游长江,或者好奇,武昌鱼怎么样,好吃吗?恐怕很少有朋友会知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两句,毛主席化用了一个典故,具体是件什么事情呢?
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当时吴国皇帝是孙权的孙子,吴国末代皇帝孙皓。孙皓是孙权废太子孙和的庶长子,生母是孙和的次妃何姬。
兴许是父亲的死刺激了他的上进心,少年的孙皓颇得人赞誉。万彧称赞说:“皓才识明断,长沙桓王之俦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长沙桓王就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小霸王孙策,可见万彧对孙皓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公元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此时司马昭灭掉蜀汉,从西方北方包围了孙吴,而南方的交趾又发生了叛乱,孙吴国内一片惶恐,需要一个较为年长的君主。而景帝儿子年幼,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景帝孙休妃子)立孙皓为帝,孙皓就这样白捡了个皇位(这就是名声好的好处)。
不过孙皓继位不足一年,他残暴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滥杀无辜,沉迷酒色,还十分的迷信。当时有传闻说荆州有王气破扬州,会对建业不利(孙吴都城建业在扬州),孙皓很是忌惮。于是公元265年9月,西陵都督步阐上书孙皓,请求迁都武昌(武昌属于荆州),孙皓欣然同意,留丁固、诸葛靓镇守建业——估计也是君臣商量好了的。
迁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武昌在孙权时代做过首都,可是时间也不长,加之搁置已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缮。而且武昌距离建业数千里之遥,既然要迁都,便是要运输大量物资的。总而言之,可是把人们累了个半死,不过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当初拥立孙皓的濮阳兴、张布和朱太后都被杀了,没有人愿意触孙皓的霉头。
按说天子到了荆州,自然就压制或者吸收荆州的王气。不过孙皓的思路可不是这样的,他到了武昌之后就做了一件大事——挖坟。但凡和山岗相连的荆州豪门大族的祖坟都给刨了。破了风水,他们的后人自然不会再兴风作浪。
除此之外,孙皓一如既往的奢靡享乐。终于有人受不了了,永安有个叫施但的,聚众谋反,人数达到数千人,一路打向建业,顺便还劫持了孙皓的弟弟永安侯孙谦,取走了孙和陵墓上的乐器和曲柄伞盖。等到达建业时,规模已将达到万余人。
不过也终究只是乌合之众,在丁固、诸葛靓打击下,施但很快败走,孙谦自杀。虽然叛乱平定了,不过经此一役,还都建业的呼声有高了起来,以左丞相陆凯为首,上书孙皓要求还都建业。
这一次孙皓到没有固执,听从了陆凯的建议,迁都回建业!不过一些仪式还是要有的,当初传闻不是说荆州王气破扬州吗?于是孙皓派几百人摇旗呐喊进入建业,杀死已经抓到的叛军和施但的妻儿,并高呼:天子派荆州兵来破扬州贼了!
公元266年12月,孙皓心安理得的回到了建业,荆州的天子气已经移到了建业,江山永固。
孙皓迁都时,南京一代流传有一则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陆凯上书孙皓时也曾引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两句。
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化用了这两句童谣,用形象化的说法,点明了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