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会议背景 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时间 卡萨布兰卡会议内容

卡萨布兰卡会议背景 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时间 卡萨布兰卡会议内容

卡萨布兰卡会议背景

1942年11月,英军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于是北非战争的形式开始好转,英军从防御转入反攻。到1943年1月23日,盟军已经进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在这2200多千米的行程中很少打仗,只是英国空军使沿海公路上的德军车辆蒙受一些损失,隆美尔几乎是有条不紊地退向突尼斯,最后同那里的德意侵略军连成一伙。

在英军取得阿拉曼大捷之后不久,美英盟军也发动了一场名为“火炬行动”的非洲登陆计划。美英盟军很快就占领了法属殖民地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阿尔及尔城。此后,北非的法国军队也投靠盟军,这样盟军的实力就更加增强了。

二战卡萨布兰卡会议是什么

但是,盟军在此后向突尼斯西部和中部突进的过程中,由于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以及天气的因素,暂时放弃了原定占领突尼斯城的计划,转而固守已经占有的阵地和前线机场。这就放松了对德意军队的压力,苏联方面对此很不满意。

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时间

鉴于这种情况,美英两国领导人希望和斯大林进行会晤,以便商讨共同击败德国法西斯的战略方针。罗斯福和丘吉尔都先后向斯大林发出了邀请,斯大林虽然也赞成三国政府首脑开会,以确定共同的军事战略的主张。但是由于当时苏联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已到了关键时刻,斯大林说,他无法离开苏联,“即使离开一天也不可能”。于是,罗斯福就和丘吉尔商定,他们将于1943年1月15日左右偕同参谋人员到卡萨布兰卡会晤。

1943年1月14日~23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了秘密会议。

卡萨布兰卡会议内容

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战略问题是:英美法军队已从东西两面对突尼斯的德意法西斯军队形成包围之势,胜利在望了。而在击溃这股敌军之后,他们下一步干什么?在会议讨论期间,丘吉尔和英国参谋长们极力主张在1943年扩大地中海战场,对西西里、科西嘉、撒丁、多德卡尼斯群岛以及意大利、希腊沿海进行一系列牵制性进攻,打击意大利,使其退出战争,争取土耳其参战,迫使德军分散兵力。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则主张横渡英吉利海峡,从那里进入法国作战,但罗斯福也倾向于把地中海的战事扩大,完全控制这一地区。

经过反复讨论,1月23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两国参谋长举行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会上,两国领导人最终决定了以下三件大事

第一,确定了1943年英美联军的进攻方向。罗斯福接受了丘吉尔竭力推荐的计划——进攻“欧洲柔软的下腹部”——攻占西西里岛,确保地中海航行安全,迫使意大利投降,然后从巴尔干切入欧洲腹地。

第二,美英两国把各自支持的法国政治首脑吉罗德和戴高乐硬拉到一起,希望他们联合起来。吉罗德是美国特工从法国南部营救出来的一位法国将军,美国支持他成为未来法国的政治首脑;戴高乐则是英国一直支持的“自由法国”运动的领导人。

鉴于盟军即将重返欧洲,罗斯福和丘吉尔都觉得有必要使法国的两派首脑联合起来。戴高乐身上很有“法兰西民族的性格”,他不肯受人摆布,拒不前往卡萨布兰卡。在罗斯福的催促下,丘吉尔不得不向戴高乐施加最大的压力,毫不含糊地指出,如果他仍然拒绝的话,英国将断然和他彻底决裂。

1月24日,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和吉罗德终于坐在了一起。通过罗斯福与丘吉尔的调解,戴高乐和吉罗德终于同意组成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同任主席。后来,缺乏政治才干的吉罗德很快就被戴高乐排挤出去了。

第三,盟国第一次明确了战争的最终目的是迫使轴心国无条件投降。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德、意、日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声称只有德、意、日战争力量的彻底消灭,世界才有和平的保证。

1月24日,罗斯福补充说,德、意、日战争力量的消灭,并不意味着德、意、日国家的毁灭,只意味着这些国家中那些以征服和奴役别的民族为基础的体系的毁灭。这是盟国首次正式提出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轴心国的无条件投降,从而打破了通过外交途径与德、意、日谈判的任何企图。“无条件投降”原则,基本上得到广大同盟国家的欢迎,鼓舞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士气。同盟国的物资仍必须首先用于击败德国潜艇;必须尽量向俄国运输供应品,以便支援苏联军队。在欧洲战场的军事行动目标是,在1943年内,使用同盟国可能用于对德作战的一切兵力,击败德国。

除了以上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以外,卡萨布兰卡会议还进行了一些具体的人事安排。会议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军总司令,而在追击隆美尔的英国第8集团军从东面打进突尼斯之后,该集团军的总司令亚力山大将军担任盟军副总司令,负责指挥突尼斯战线。

在突尼斯战役完成之后,亚历山大就负责指挥夺取西西里岛的战事。坎宁安继续担任艾森豪威尔的海军总司令,阿瑟·泰德被任命为空军总司令。这个建制将于2月初生效。盟军司令部当前的军事任务就是占领整个北非沿海地带,取得完全胜利,同时做好准备工作,占领西西里岛。

卡萨布兰卡会议的圆满结束,为法西斯轴心国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相关推荐

​陈谠是一个怎样的人

114

陈谠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谠是南宋隆兴年间进士。陈谠生于贫寒之家,但他博学多才,乐善好施,终成宋朝颇具盛名的书法家。今天就准备讲讲有关陈谠的故事,话说陈谠曾冒充叶適自荐...

​赤壁之战后黄盖为什么消失了?黄盖结局

​赤壁之战后黄盖为什么消失了?黄盖结局

63

赤壁之战后黄盖为什么消失了?黄盖结局 黄盖是东吴名将,也是拿下赤壁之战的功臣之一。要不是有黄盖和周瑜上演苦肉计,恐怕曹操还不会轻易上当。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黄盖...

​埃及一共有多少法老?埃及历届法老列表大全

​埃及一共有多少法老?埃及历届法老列表大全

88

埃及一共有多少法老?埃及历届法老列表大全 说到埃及不知道大家什么想法,小编的想法很多了,比如说这个金字塔,什么狮身人面像,当然了也有木乃伊了,话说也有这个埃及艳后和...

​审食其是谁 审食其和吕后什么关系?

​审食其是谁 审食其和吕后什么关系?

105

审食其是谁 审食其和吕后什么关系? 刘邦死后,审食其正式浮出水面。审食其和吕后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先从一段故事开始说起吧! 当初刘邦在沛县参加革命时,他考虑到父母年纪...

​“长毛状元”王韬简介 王韬的新闻思想

​“长毛状元”王韬简介 王韬的新闻思想

108

“长毛状元”王韬简介 王韬的新闻思想 王韬 王韬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论家、新闻记者,外号“长毛状元”。他有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根据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断...

​德黑兰地理位置偏远伊朗为何将其选为首都

​德黑兰地理位置偏远伊朗为何将其选为首都

60

德黑兰地理位置偏远伊朗为何将其选为首都 德黑兰目前是伊朗最大的城市,这里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现代化程度高,并且历史悠久。早在9世纪,德黑兰还是个很一般的小村庄,其知名...

​刘裕“却月阵”介绍

​刘裕“却月阵”介绍

165

刘裕“却月阵”介绍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 刘裕 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 刘裕的军事思想非...

​三国东吴宗室皇太子:孙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137

三国东吴宗室皇太子:孙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孙登,字子高,三国时期孙吴政治人物,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

​蜀汉大臣李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蜀汉大臣李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124

蜀汉大臣李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对于李恢来说,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

​南宋后期权臣贾似道生平介绍及评价

​南宋后期权臣贾似道生平介绍及评价

78

南宋后期权臣贾似道生平介绍及评价 贾似道,字师宪,台州(也即今浙江临海)人氏,关于他的身世,这里倒还有一个传说,大家不妨也了解一下吧!据说他的父亲贾涉曾经担任淮东节置使...

​东汉开国功臣朱鲔生平介绍

96

东汉开国功臣朱鲔生平介绍 朱鲔对刘秀来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苦大仇深!与朱鲔一起害死刘縯的凶手李轶,就被刘秀耍阴谋给搞死了,仇恨更深的朱鲔不光被赦免,还被封扶沟侯...

​南唐画家徐熙生平介绍 徐熙作品特点

​南唐画家徐熙生平介绍 徐熙作品特点

123

南唐画家徐熙生平介绍 徐熙作品特点 画家徐熙简介 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金陵(今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

​你知道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吗

169

你知道中国第一个皇帝是谁吗 1、中国首位皇帝,秦朝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 ,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 2、中国古代杰出的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是谁

87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是谁 1、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2、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

​李世民哪一年做的皇帝

132

李世民哪一年做的皇帝 1、公元626年。 2、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发...

​虿盆之刑是什么(虿虿盆之刑)

136

虿盆之刑是什么(虿虿盆之刑) 1、虿盆之刑是一种我国古代的非常残酷的刑罚,它具体的做法就是把一些有毒的蛇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坑内,保证犯人无法逃脱的前提下,将他们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