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大坝:如此雄伟的大坝,为何以一位毫无建树的总统命名?
建造背景:大萧条时期,为挽救经济而诞生
一战后的美国,在共和党推行的自由经济政策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1929年,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宣誓就职,面对着看似繁荣的美国,他信誓旦旦地说:
“让美国经济彻底消除贫困,让美国人天天吃鸡,家家拥有两辆汽车。”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市场上演了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抛售风潮,到10月29日,股指从最高点下跌了近百分之四十。
在股灾之前,美国人民生活在经济大繁荣的假象下,每五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拥有汽车,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已成为日用品。
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陷入了持续四年的大萧条中。人们疯狂挤兑,银行一家接一家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加入流浪者大军,餐风露宿,整个社会笼罩在恐慌之下。
起初,胡佛认为摆脱大萧条的唯一方式是自力更生,引入任何非经济因素都只会破坏自由市场的良性运作。当民主党在国会通过了一项2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时,作为共和党一员的胡佛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它,并称之为“滥用公共财产”。
街头日益庞大的流浪者大军提醒着胡佛,若不采取措施的话,情况只会越来越糟。他一天工作18个小时,制定了许多用以挽救经济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胡佛大坝就是在种情况下被建造出来的。
胡佛大坝:驯服科罗拉多河
科罗拉多河原本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流经人烟稀少的美国西南部地区,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水深且急,非常适合于建造大坝。在胡佛大坝建成之前,科罗拉多河定期改道,常引起大面积洪涝灾害,水力资源难以利用。
胡佛大坝位于美国西南部城市拉斯维加斯东南48公里,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交界处,1931年3月动工,是一座拱形混泥土大坝,1935年9月30日(比计划提早两年)由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主持竣工仪式。
大坝高221.4米,底宽200米,顶宽13.6米,堤长379米,整个工程混凝土浇筑量为336万立方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拱形坝。
大坝建成后,科罗拉多河再也没有出现过洪水灾害,它浇灌的科罗拉多河三角洲地区成为了美国著名的蔬菜水果基地。
大坝形成的人工湖米德湖,是西半球最大的人工湖,景色优美,已成为美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牺牲百余人
胡佛大坝由政府出资建造,给予建筑公司的期限为四年半时间。建筑公司为了提早完工,且当时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所以招了一大批廉价劳工从事勘查、爆破、挖隧道等危险工作。
虽然工作危险,但不想再失业的人们依旧前赴后继来到这里。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日夜赶工,最终,112名工人因建造胡佛大坝失去了性命。
一再改名
1931年大坝开工时,以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命名。在他下台后,人们认为他不仅没有将美国从经济危机中挽救出来,反而让美国越陷越深。
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大坝改名为鲍徳水坝,鲍徳是附近的一个地名。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自己的第四任期中去世,杜鲁门接任美国总统。1947年,共和党提出一项议案并在国会获得了通过,将大坝永久命名为胡佛大坝。
“沙漠之钻”
胡佛大坝被人称为“沙漠之钻”,那是因为它对于美国西部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将荒漠变成良田,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电力。
不仅如此,它还孕育了新兴城市拉斯维加斯。当初大坝建造时吸引了大量工人,内华达州政府为了留住这些人,索性将赌博合法化。这一举措吸引了大量资本家来这里投资赌场,于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居然诞生了一座灯火辉煌的赌城。
拉斯维加斯,这座不夜城正是由胡佛大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变成了沙漠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