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榆林一个时代的人物走了
文/陈四长
霍老走了,走在2月16日凌晨。
1月7日,我去霍老家拜年,霍老脸色红润,精神尚可。九十多岁的人,除了声音喑哑,耳不聋、眼不花,思维依旧清晰。近二年一到腊月,霍老总会住一回医院。今年没去医院,我说霍老你今年身体比往年好。霍老笑着说他一个冬天没有出门,每天在家里走150步。有时看看报纸。说到雄梧去世,霍老惋惜地说,可惜了,不到八十就走了。
看霍老的精神,我心说春暖花开后再去看望,没想到刚过了一个来月,霍老就走了。
霍世仁是我的老领导。在榆林干部中,霍老有着很高的威望。榆林的同志尊称他霍老,说起他的为官为人,言语中透着情感,透着敬仰。
一个领导干部退休多年后,还让那里的干部群众怀念,念叨他的好处,官做到这个份上,十分难得。感慨于此,2017年我写《霍家父兄》时,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霍世仁,1994年离休,转眼23年过去了。23年,一代人的时间。岁月如流,人事变迁,当年的世界早已面目全非了。俗话说:“人一走,茶就凉”。23年,茶岂止于是凉了,怕早已干了。但在霍世仁这里,茶依旧热乎。
榆林包括省上的许多干部说,霍老尽管已经离休23年,但他仍被大家拥戴,仍与现实生活保持着热络的联系,仍在陕北以至省上拥有广泛的人脉。大家尊称他“霍老”,也有不少人亲切地叫他“老掌柜”,他的家里,依旧来人不断。有看望造访的,有商谈议事的,有求他帮忙的,有请他出主意的,还有找他倾诉烦恼的……至于请他吃饭的电话,那就更多了。霍老老伴不在西安,大家请他吃饭,并不是出于功利,一定要求他办什么事。他已离休多年,不再有职有权,人们理解这些。请他吃饭更多的是保持一种联系,是敬重他的人品。
霍老是个实干家。在位的时候,在农田基建上的拼搏,在推行责任制上的坚定,在解决榆林吃饭问题上的努力,在榆林能源开发中的进取,出了大力,做了实事,榆林同志记着他的这些贡献。
霍老是个有大格局的人。在宏大决策上他眼光远大,在领导改革中他具有定力,在原则问题上他是非清楚。他一生与人为善、不拘小节,在小事上从不与人计较。一辈子不整人,不害人。即使误会他的人,整过他的人,他都以宽容之心待之。“与人相处,霍老总看人的长处,记人的好处,背后从不说别人的一句坏话”。(陕西省政协原秘书长惠世武语)
霍老是个热心肠,不管在位时,还是离休后,只要能给人帮上忙的他尽力帮。这些年就业困难,一些老乡的孩子就不了业,求他帮忙。他其实也要求人,但他从不以“离休了”一句话打发人家,总是想着办法帮助。他知道求人的难处,理解“一人待业,全家烦恼”的苦处。老乡求他帮忙,是因为自己认得的人多,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中间搭个桥,这个善事值得做。
现今他离休了,23年过去了。但曾经的历史剪不掉,大家记着他的好处。
春节闹秧歌,这县那县的年上都请他回去看秧歌。离开榆林几十年了,县上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邀请名单里始终有他。
2009年成立西安榆林商会,会员大多是亿万富豪,都是能人。选谁担任商会会长,都难以平衡。推出霍世仁,大家全没意见,全都拥戴。
霍老轻易不向人开口,但为地方发展的事,为社会公益的事,他也找过地方和省上有关部门。因为是霍老,人家都很热情,都尽力帮助促成。
《方丈记》开首说:河水滔滔不绝,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河水。霍世仁离休了,已经无职无权了,按世俗的眼光已是过气的人物,大家还这样敬重他、抬举他,还认他的账。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榆林专署原副专员赵兴国感叹:“一个干部离休几十年后,还能像一块大磁铁,那样有吸引力,有威望,有人脉,实属罕见。”
榆林高专原校长康学斌说:“霍老是一本耐读的书,其中有着很大的学问,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我们姑且将之称为“霍世仁现象”吧!
著名诗人臧克家有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霍世仁就是那个为了多数人活得更好的一个人。
谨以此文作为对老领导、老朋友的悼念。
(本文作者陈四长,陕西三原人,中国作协会员。曾任职于榆林,任《当代青年》杂志副总编、《西部大开发》杂志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