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欧之后,我国也启动小行星防御系统计划,对抗天外威胁
最近,我国着手建设小行星防御系统的事情上了热搜,让很多航天迷非常兴奋,认为这是我国继空间站之后的大手笔。令人期待。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抗”Spacex星座的利器,令人哭笑不得。
我国将着手建设小行星防御系统
所谓小行星防御系统,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对天外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人类生存最大的威胁,这已经成为全球太空及航天专家的共识,一旦发生,对人类将是巨大灾难。
远的不说,2023年3月就有一颗叫做2005 ED224的小行星将飞掠地球,预计有50万分之一的几率撞向地球。这颗小行星直径约50米,如果真的击中地球,其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1000颗广岛核弹。
小行星威胁地球
除了我国,美国和欧洲也有类似的小行星防御计划和应对机构,我国是全球第三个发起相应计划的国家。
美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也叫小行星重定向计划(DART计划),也是全球走在最前列的,去年11月的时候,NASA已经使用猎鹰9号火箭开始发射了第一颗小行星重定向卫星。
NASA发射的重定向卫星
所谓的重定向,就是通过动能撞击等手段,改变小行星原先撞向地球的运行轨道,使其不朝地球飞来,避免地球遭受厄运。NASA发射的这颗重定向卫星,预计在2022年9月撞击目标小行星。
除了动能撞击以外,还有光压推动、激光裂解、重力牵引、核弹摧毁等手段去化解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不过这些构思目前都处于论证阶段,并没有通过实践确认。
目前所有的小行星防御计划,都是对上述构思的技术验证。要对撞向地球的小行星进行防御,无论是改变轨道还是想办法摧毁它们,都要能提前发现这些小行星。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
由此可见,小行星防御系统实施必须要求具有完整强悍的深空探测能力,可以对广阔的太空实施精确定位。
一直以来,深空航天基本都是美俄欧的天下,而近几年来,我国航天探索出现爆发式增长,从月球取样到火星探测,从空间站到小行星防御计划实施,无不显示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稳步走在世界前列。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解释了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根据计划,我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将在2025~2026年开始实施一次,寻找一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然后发射卫星对它进行靠近侦探并实施撞击,进行改变小行星轨道的实验。
小行星重定向
从路线上看来,和美国的小行星重定向计划几乎一样。虽然是后来者,但绝非简单跟随,如果能实现的话,也就意味着我国小行星防御技术将进入世界前沿,和美国一个级别,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在小行星探测方面,我国目前进度是落后于美日欧的。特别是美日,两者都已经实现了对小行星的侦查、撞击及取样行动。因此,我们目前尚不能骄傲,也不要自卑,而是迎头赶上,走在宇宙探索的最前端。
小行星是人类存亡的潜在重大威胁之一,虽然我们距离真正成熟的小行星防御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为了人类未来,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做的,这是人类自我拯救的第一步。
天外来物
最后说明一下,小行星防御计划真的是应对天外来物的,并非应对近地轨道飞行器的。应对大量的近地飞行卫星,用撞击的办法无疑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