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七千破十万,白马探花陈庆之
在两晋南北朝时,出了位将军。他文弱纤瘦,射箭射不穿一张木片,骑马骑术也不熟练,史书记载:“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这样的人,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一名将领。可是,他不但是将领,而且堪称千古名将。他曾经用七千人总共歼灭三十余万人,并且在14个月内连续攻下北朝北魏的32座城池,据不完全统计,在这14个月内总共打了五十多场战役。以至后来民间流传的这样一句童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他就是被称为“白马探花”的南梁大将陈庆之。
陈庆之(484~539),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自幼便跟随萧衍,萧衍酷爱下棋,棋瘾一上来可谓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地和人对弈,其他人都会自己筋疲力竭,唯独陈庆之特别旺盛,只要萧衍想下棋,他随叫随到,甚得萧衍的欢心。公元502年,萧衍登上了南梁皇帝的宝座。年仅18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主书这个官职是晋朝设立的,隶属于中书省,最初由武官担任,南朝宋时改为文职。所以在萧衍登基的时候,是把陈庆之作为文人看待的。而据《梁书》记载,陈庆之“射不穿札,马非所便”,也说明他在勇力方面虽然不至于无缚鸡之力,但是也绝不是勇冠三军,万夫不敌的猛将,这也是他和其他那些流芳千古的名将最大的差别。
担任主书后的陈庆之,并没有安于享乐(虽然只是从七品小官,但是对于没有门第背景的人来说,已经是显要门庭了),而是不断结交有志之士,冷静地观察时局政事,期盼着有一天能够为朝廷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他41岁这年,萧衍终于给了陈庆之显露军事天赋的机会。
南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失败,困守彭城。由于觉察到大势已去,所以元法僧投降南梁,并将徐州拱手送给萧衍。徐州对于南朝北伐具有无比重要的战略意义,对这个天上掉下来的美事,萧衍自然高兴。于是,萧衍任命陈庆之为威武将军,带兵去接应元法僧。这次接应行动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恐怕这也是萧衍给这个年过四十的昔日棋友一次表现的机会。总之陈庆之很顺利的把元法僧接应回来后,即被任命为宣猛将军、文德主帅。
可是徐州此时还并没有真正落到南梁手中,当务之急是尽快接收徐州的统治权。所以萧衍马上派自己的儿子豫章王萧综前去接管徐州,并且派陈庆之带领两千人马随萧综大军入徐州。
前边讲过,徐州对于割据南北的梁魏重要的战略意义。北魏当然不允许徐州落入南梁之手,立刻调集元延明、元彧率领两万人马阻截萧综。元延明派遣手下别将丘大千修筑堡垒阻挡梁军前进,梁军陷入非常不利的局势之中。然而陈庆之这位从来没有指挥过大型战役的新手将军,似乎并没有把魏军放在眼里,以硬碰硬的手法用两千人马硬撼敌阵。战斗一开始便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倒下的并非处于劣势的梁军,而是占有优势兵力和地形的魏军。梁书中用“进薄其垒,一鼓便溃”这八个字记述了陈庆之以摧枯拉朽的攻势撕破敌人的防线。虽然首战告捷,但是此时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变故。问题出在南梁大军主帅萧综身上,他居然在一天夜里,扔下整个大军,只身一人投降了魏军。因此梁军发生混乱,魏军趁乱攻击,梁军损失惨重。只有陈庆之率领本部人马突围。虽然这次战斗最后收场得很窝囊,但是陈庆之无疑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第二年(公元526年),此时的北魏由于胡太后专权,引发了一系列内部动乱。这对于南梁来说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南梁派安西将军元树进攻寿春,由陈庆之随同并负责军事上的指挥。此战南梁大获全胜,取得寿阳等五十二座北魏的城池。为了表彰陈庆之在寿春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萧衍赐封他为关中侯。经过这次战役,陈庆之已经成长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将军。
南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北魏境内的葛荣率领起义军攻陷信都,围攻邺城。另一方面萧宝寅在长安兵变称帝,其他大小叛乱此起彼伏。南梁刚刚在前一年拿下寿春,乘胜进攻广陵和涡阳。负责进攻涡阳的南梁方面指挥是曹仲宗,陈庆之当时也在这支军队中担任假节(皇帝的代表)。
北魏为解涡阳之围,派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率领十五万人马增援涡阳。魏援军的先头部队行进到距涡阳四十里的驼涧,陈庆之提议主动出击,打击魏军。曹仲宗的参军韦放极力反对主动进攻,他认为敌军的先头部队必然是精锐部队,此战如果南梁取胜,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如果失败,则对士气造成沉重打击,所以最好以逸待劳,不要冒险进攻。然而陈庆之却说:“敌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而且现在离我们还比较远,必然松懈,加上他们和主力部队脱节,没有后援,所处之地又是草木茂盛,夜晚必然不敢出来巡逻。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偷袭敌人的最好时机,如果你们不敢去,我愿意独自前往。”曹仲宗似乎更同意韦放的意见,但是他虽然是主帅,但是也不敢当面反驳身为皇帝的亲信又持有节杖(作用相当于尚方宝剑)的陈庆之,所以干脆不置可否。于是陈庆之带领部下几百人,突然对敌人发起进攻,打败敌军。这一仗给魏军的士气造成很大打击,以至魏军的增援并没能扭转涡阳战场的局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涡阳之战前后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其间大小战斗数百次,双方军队都已接近强弩之末。此时魏军又派来了增援部队,并且在梁军的后方开始修筑工事。曹仲宗还怕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而且此时梁军已无斗志,于是准备撤军。陈庆之听说这个消息后,拿着皇帝赐予的节杖站在营门口慷慨陈词道:“我们这次出兵,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耗费了国家巨额的钱粮,经历了无数战斗。现在,你们竟然不考虑如何获胜,而想着撤军,你们这哪里是想着为国家立功,不过是借行军之名,进行抢掠罢了。我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现在如果你们执意要撤退,我只好拿出皇帝赐给我的密诏,依照密诏中的指示行事了。”
其他诸将听说陈庆之持有密诏,虽然并未见他拿出来,但是还是信了大半。因为这位自幼跟随萧衍身边的亲信,极有可能持有皇帝的密诏。退一步说,作为萧衍的亲信,又是大军的假节,即使没有密诏,违反他的意愿恐怕即使安全撤回后方,也要承担不小的责任。于是曹仲宗没有坚持撤退的主张。而陈庆之经过这次营门陈词,已经实际取得了梁军的指挥权。那么到底当时陈庆之是否持有萧衍的密诏,也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当时魏军在梁军周围已经筑起了十三座堡垒,互成犄角之势。于是陈庆之挑选军中的精锐,趁夜衔枚而出--就是嘴上叼着一个小木棍,防止发出声音。连夜攻击敌军堡垒,一夜就攻陷四座堡垒。涡阳守军经历了大半年的消耗后,此时也已接近崩溃。见到梁军突然士气大振,战力剧增,终于涡阳守军最后一点士气瞬间崩溃,涡阳守将王纬开城投降。魏军剩下的九座堡垒兵力仍然雄厚,陈庆之乘胜出击,将斩获敌人的头颅悬挂在镇前,击鼓呐喊猛烈攻击敌阵。魏军被这种声势吓破了胆,加上涡阳已经陷落,所以剩下的九座堡垒瞬间瓦解,魏军大规模溃败。此战魏军几乎全军覆没,尸体和遗弃的兵器车马竟将淮河的一段河道阻塞。
涡阳大捷完全依仗陈庆之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打破战场僵局。在此之前,陈庆之大多是以假节的身份作为监军督战。虽然打过几场漂亮仗,但也是指挥局部战场的战斗。经过涡阳一战,标志着他已经具备了独立指挥大规模军团进行大型战役的能力。并且涡阳一战也使陈庆之闻名大江南北,萧衍对于他这次的果断行动给予了高度的赞赏,亲自下诏表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但很多人仍然把陈庆之的涡阳大捷归为侥幸,认为这次奇迹般的逆转包含偶然的因素。但是一年后,陈庆之的另一次军事行动却真的把历史上所有名将的光辉掩盖下去。证明了他所创造的奇迹并非依靠运气,而是实力。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北魏宫廷再次发生政变,胡太后毒死了十九岁的亲生儿子孝明帝,另立三岁的元钊为帝。尔朱荣打着替皇帝报仇的旗号,起兵进入洛阳,在洛阳外河阴,屠杀了包括胡太后和小皇帝在内的两千多名皇亲重臣,这就是著名的河阴之变。一时间北魏朝野人人自危,纷纷投降南梁,其中包括北海王元颢。这个元颢投降后,要求萧衍支持自己成为北魏的皇帝。萧衍当然希望北魏内部越乱越好,更何况支持这个皇帝也不需要自己掏腰包划土地供养。于是萧衍很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立刻派陈庆之率领七千人护送元颢北上。看来萧衍对元颢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派七千人护送他深入北魏几乎等于送羊入虎口。当然最后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切都因为领军的人是陈庆之。
大军于当年十月从铚县(今安徽宿州)出发,进军荥城(今河南睢阳南)。大军行至睢阳南,元颢迫不及待的称帝,并且赐封陈庆之一大串高官显爵。可见这个朝不保夕的流亡“皇帝”对陈庆之何等倚赖。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丘大千,就是那个陈庆之出道时以两千人马击破他的堡垒的魏将,此时拥有七万重兵把手睢阳。他这次不敢再轻视陈庆之,在睢阳城外连筑九道联营,企图阻挡陈庆之的北进。这是一场七千远征军对七万严阵以待守军的战斗,可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陈庆之早上开始发动进攻,在下午四点左右,攻克了九座联营中的三座,而此时丘大千已经彻底折服了。战斗没有再继续下去,丘大千率领剩下的人马投降,七万人马做足了准备也没有能挡住陈庆之一整天。为了阻止陈庆之继续北上,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领羽林军两万,驻守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考城的地势非常特殊,环城四面被水包围。元晖业自以为凭借天险,量陈庆之区区七千人马如何攻克考城。没想到陈庆之在水上筑起浮垒,没费吹灰之力就攻克考城,并且生擒元晖业。这一战梁军缴获了丰富的战利品,仅战车就俘获了七千八百辆。攻克考城后。大军继续向西进发,魏军暂时没有人敢阻挡这位战神将军和他的七千神兵,一路上守将望风而降。元颢深感庆幸能与这样的军神同行,并且再次加封陈庆之更多更显赫的官爵。当然轻松的进军很快便结束了,因为北魏集结了更强大的军队准备消灭这支自不量力的孤军。
此时的北魏国内局势发生了转变,尔朱荣在邺城以七千精锐骑兵剿灭了葛荣几十万起义军,又打败了割据长安的萧宝寅,其他叛乱也纷纷被镇压,北魏暂时可以集结强大的兵力来对付陈庆之了。这时,陈庆之的远征军被北魏左仆射杨昱率领的七万羽林军,挡在了荥阳。而元天穆奉尔朱荣之命,正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荥阳。另一支由尔朱世隆率领的一万人马进驻虎牢关,截断了陈庆之的退路。驻守荥阳的七万羽林军装备精良,凭借荥阳城高池深,守得固若金汤。而元天穆带来的更是久经沙场的北魏精锐骑兵。北魏这次动员了国内最精锐的军事力量,誓把陈庆之剿灭于荥阳城下。而陈庆之对于荥阳的攻击并不顺利,没有像以往那样一鼓作气摧毁敌人的防御。
当元天穆的援军出现在陈庆之背后的时候,荥阳仍然没有攻克。梁军看到己方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时,军心开始动摇。此时,陈庆之命令人马稍作休息,他对手下兵将说:“我们这一路打过来,攻城略地,杀死人家的父兄,抢掠人家的子女,都不计其数。所以元天穆手下的人马和我们不共戴天。现在我们只有七千人,而敌人接近三十万,今天咱们只能抱定决死一战的信念了。元天穆带来的都是骑兵,如果在平原交战,我们必败无疑,现在只有趁元天穆没有进攻之前攻下荥阳。大家再犹豫的话,那我们只有等人屠宰的份了”。听了陈庆之的话,终将士情绪激昂,摩拳擦掌。陈庆之立刻命令发动攻击,手下勇士前仆后继,终于在元天穆形成包围之前攻克荥阳,并且生擒杨昱。
随后,陈庆之趁元天穆大军刚到,阵脚未稳的时机,带领三千骑兵反扑敌军。魏军没想到刚刚浴血奋战疲惫不堪的梁军,居然敢放弃固守荥阳的有利条件,主动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发动进攻。也许是过于措手不及,总之这场战斗的结果是几万魏军全线溃败,元天穆只身带领几十骑仓皇北逃。陈庆之乘胜奔驰虎牢关,虎牢关的尔朱世隆此时已经被陈庆之下破了胆,七万守军的荥阳都不堪一击,更何况区区一万人马。尔朱世隆连犹豫一下都没有,马上放弃虎牢关逃跑了。
至此,在魏将的心目中,陈庆之是不可战胜的。北魏孝庄帝仓皇逃往河内(今河南沁阳),留在洛阳的魏臣很识相的迎接元颢进入洛阳。于是元颢大模大样的坐在了龙椅上,过起了皇帝瘾。
从大通二年十月,经历了大概一百四十天的长途奔袭,陈庆之率领着他手下七千身披白袍的勇士,一路披荆斩棘,攻城拔寨,从安徽一路北上最终到达洛阳。粉碎了数次敌人大规模的围剿,歼灭了以骑兵著称的鲜卑精锐,这不能不说是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迹。
那么,为什么陈庆之能创造怎样奇迹呢?究竟是如何做到让敌人”一鼓便溃“,做到能够带领七千人便可以横扫北魏全境? 在南北朝留下来的史书中,关于陈庆之打仗的具体细节描述少之又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材料中,可以看出一些其取胜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仁者爱人。《梁书》说到“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告诉我们许多。我们都知道,在南北朝时期,总体呈现的是南朝在文化上略深于北朝,而军事实力上,由于北朝的游牧民族的入侵,导致北朝的实力强于南朝。南朝大多延续的是魏晋时期的制度和风格,当时,南朝士兵的户籍和普通的百姓不一样,他们有一个独立的户籍叫做“兵籍”。由于每一代都承受着繁重的兵役,导致这些人的生活非常贫苦,而且身份地位也是日趋下降。以至于后来“兵籍”的人数越来越少。而这一结果无疑对当时本身就在军事上就比北朝落后,现在又无人参军。后来,梁武帝不得不用手铐去征兵,而这样对于军队来说是于事无补的。其战斗力无法凝聚在一起。
而陈庆之会主动去安抚将士,赏罚分明,对有功之士进行封赏。而当时在南北朝时期,百姓如草芥,士兵若木屑。如果不做到这一方面的准备,军队是非常涣散的,正因为如此,陈庆之才能以以七千白袍军击溃数万散沙样的敌人,才会有“一鼓便溃”的局面。
第二个因素是“狠”,也即军纪严明。军队管理既要靠“仁”,也要靠“狠”,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是离不开一个“狠”字的。
陈庆之在连年征战过程中,虽说多数以北魏军队惨败而获胜,但是,期间也曾遭遇过抵抗,比如在荥阳遭遇杨昱抵抗。杨昱被擒后,在元灏面前下跪说:“但恨八十老父,无人供养,负病黄泉,求乞小弟一命”。于是元颢看到这一情况,并没有杀他。但是,陈庆之并没有放过他,于是让胡光等人埋伏在元颢帐前,陈庆之到元颢帐内说:“陛下渡江三千里,无遗镞之费。昨日一朝杀伤五百余人,求乞杨昱以快意。”元颢还是没有杀掉杨昱,但“自此之外,任卿等所请”。之后,陈庆之手下便将杨昱等人斩杀,之后,还说道“皆令蜀兵刳腹取心食之”。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庆之的的确是是一个狠角色。从而也不难想到,如果是自己的手下的士兵违反军令,陈庆之将会作出什么样的举措。
第三个因素,就是善于学习敌方之优势,来强化自己的军队。在冷兵器时代,由于骑兵的速度优势,在骑兵和步兵对抗中,往往是骑兵获胜。因此,对于当时的南朝步兵为主的军队就比较吃亏,当时北朝军队由于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优势,和文化,形成了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的军队。陈庆之很明白这一点,于是,大力的推广“胡文化”,让自己的手下士兵学习北方的骑兵战术和战略。
因为他赏罚分明,因为他够“狠”,因为他善于吸收对手之经验,优势。所以,才造就了他“一鼓便溃”,“千军万马避白袍”之美誉,从此一扫南朝军队之颓气,转为百战不殆。而他创建的白袍军,是当年名气极大的一支军队,仅有七千人。这七千人全部骑白马,着白袍。所以,陈庆之被称为“白袍将军”。
自古名将多以少年成名,而40岁才上战场的陈庆之无疑是“老迈之躯”了,然而他却以惊人的天分,在战场足足打了15年之久。《梁书》中说道:“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可见古人对陈庆之评价极高。
在15年军旅生涯中,陈庆之先后参与大小战役47次,多数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斗,陈庆之虽然不是项羽那样的盖世英雄,甚至一些史书中记载陈庆之体力极差,没有丝毫武力。就是这样一个体弱多病的陈庆之接连击败北魏数十万兵马,靠的不仅仅是强攻,更多的是谋略,不足4个月的时间内,拿下北魏拿下北魏32座城池,这种战绩试问还有谁能做到。因为出色战功,陈庆之被后世称为“古代五大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