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创业短故事:有个不离不弃的女人,是创业者的幸运
史玉柱巨人大厦的崩塌,首次创业的失败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2001年凭借脑白金、黄金搭档东山再起,不但还清了欠款,还一路稳健发展,再也没有跌倒过。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落一起的中间阶段,从1997到2001这三四年,他经历了什么呢?
第一,从抑郁走出来。
网上的骂声,全国人民的声讨,让他从首富变为首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失败者”。能不抑郁吗?所以很多人都可能经历抑郁,遇到打击,抑郁是正常的,好比火苗烧你皮肤,你还没感觉,那不是正常人,那是火葬场的死人。
抑郁不可怕,关键是能走出来。
史玉柱选择了隐姓埋名躲起来,去爬喜马拉雅雪山,我们前面故事讲过,他小时候就喜欢爬家乡的山,可能感觉很爽吧。爬山途中差点缺氧死掉,他对生死有了新的认识,决定下山重新创业。
这个是精神准备,但是还缺个物质准备。
第二,启动资金。
咱们先不说钱,先说人。因为,钱是从人那里来的。
陪着史玉柱爬山散心的,都是死党部下,其中走位女性,二十几岁,叫程晨。
这位小姐姐,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史玉柱的小秘书,不离不弃陪伴史玉柱直到今天。从喜马拉雅上下来,史玉柱说,我只能把宝马车卖了50万作为启动资金,可是还不够啊。程晨二话不说,从自己家父母那里要了100万支持史玉柱,原来人家是白富美,家底殷实。
所以,你可以甩锅说,你创业不成功是因为身边没有这样一位不离不弃、美人救英雄的陪伴者。
那么史玉柱的老婆呢?很早离婚了,但是据说也是默默支持史玉柱初始创业的。
所以,创业,不要忽略身边女人重要性,旺夫就是这个意思。
程晨照片
截止到今天,我们就讲完了史玉柱的创业故事。今天的他,已经功成名就,退居二线了。我摘抄了网上的一些很到位的评价,供大家思考,也就是如何面对失败。
以下来自知乎——————
2001年1月,史玉柱以“借钱还债”的方式宣布复出,携“脑白金”卷土重来,又以“黄金搭档”重回巅峰;
2003年,史玉柱相继入股华夏银行、民生银行,踏足金融业;
2005年,史玉柱以“永久免费”的概念杀入网游;
两年后,他的巨人网络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总额约10.45亿美元,史玉柱及其女儿的身价由此攀升至395.7亿元。
在200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史玉柱以280亿元位列第15位,成为中国IT界首屈一指的富豪。
2013年4月10日凌晨,史玉柱发布一条微博称:“我辞去巨人网络CEO,至此我已不担任任何公司实职。”经过20多年南征北战,年过50的史玉柱不再像初涉江湖时那般狂放不羁、冲锋厮杀,他“终于彻底退休了”。
创业以来,史玉柱就从未淡出过媒体的视线,也未被人们遗忘。或许民众对“脑白金”、《征途》的争议还会继续,但这些都丝毫不会阻碍他创业的脚步,也不会动摇他的商界地位和影响力。
他重新定义了“失败”,正如新华社评价的那样:“失败有两种,一种是事业失败,另一种是精神失败。很多企业在事业失败以后,精神上也失败了。但巨人在事业上失败后,精神不败,所以可以站起来。”
他坦诚面对曾经的失败,在急速前进的中国,在这个规模和速度胜过一切的时代,失败的教训,的确如他所说,刻骨铭心。正由于曾经的失败,很多年来,史玉柱坚持一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情。尽管脑白金在1999年就很成功,史玉柱却迟迟不肯推出下一个产品。后来,他给巨人定下几项原则,自己不熟悉的行业坚决不做,不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不做,不是朝阳产业不做,没有足够的人才不做,没有资金也不做。因为失败,他显得十分“胆小”,因为胆小变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失败哲学”。第一,不灰心。凡事要看到积极的一面。第二,果断地放弃。企业陷入困境,很多都是由多产业导致的。所以该放弃的时候,要果断地将其放弃。
第三,重新起步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行业。一定要选自己最熟悉的、能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的项目来做。
从史玉柱的经历中,我得到了以下的启发。一要了解用户需求,不仅仅是表面需求,更要了解用户深层次的内心需求。二是创业团队一定要专注。三是如果初创团队营销好不好,要看指标来说话。
史玉柱曾总结:“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关成功者的书;在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有关失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爬起来的力量。”而正是这种从失败中善于总结和学习的能力,使史玉柱如今可以从容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他缔造的商业奇迹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依然使得许多创业者从中获得精神鼓励。
———————————————————
这也是本号的初衷,尽量多讲讲那些小人物创业失败的故事,大人物成功要么是自己超强,要么是时代驱动,要么是老婆老丈人牛叉。我们很难学的来,我们要多看看小人物是怎么摸爬滚打的,因为我们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人物。
(精彩继续,下一期我们讲另一位普通人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