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
独立之初:联邦政府仅是13个州联合对抗英国的联盟
美国独立之初的13个州原是英国殖民地,在独立战争以前,他们各自对英王负责,并直接与英国进行贸易活动。
英国进行了数次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后,为了转嫁战争成本,对北美的这13个殖民地强制增加了税赋。早已习惯自治并且一直各自为政的13个殖民地,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政府性质的同盟“邦联”。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13个殖民地代表签署《独立宣言》宣布独立,同时着手起草《联邦条例》。
根据《联邦条例》,各州都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和自营贸易的权力,联邦政府的权力仅限于外交和协调各州关系。各州仅让渡了很小一部分权力给联邦政府。
1782年,在华盛顿的带领下,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华盛顿
之后,华盛顿交出兵权、卸甲归田,联邦立即陷入混乱的无政府状态,经济一团乱麻、各州乱印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飙升。面对如此情况,13个州终于再次派出代表到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1787年,华盛顿被推举为制宪大会的主席主持会议,在会议中他一言不发,看着制宪们带着各自的信念、彬彬有礼地吵了整整116天的架,终于创建出了一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能有效制约联邦政府权力的宪法。
南北战争:解决了“州权至上”,美国才真正成为了统一的主权国家
虽然美国在宪法中确立了联邦制,但从首届政府开始就对联邦权和州权孰轻孰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是“大政府”理论的坚定支持者,首任国务卿杰斐逊则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
两派的激烈斗争不仅为美国政党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还为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美国南方各州是蓄奴州,他们的理念是“州权至上”,他们害怕联邦政府会因奴隶制而干涉他们;北方各州工业发展迅速,他们则希望联邦政府能确立统一的市场和金融体系。
1860年,当代表北方利益的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新的联盟:美利坚联盟国。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以林肯为首的北方联邦与南方邦联展开了斗争。1863年,林肯正式颁布《解放黑奴宣言》,最终北方获胜。
美国,用62万人的生命,终结了奴隶制,粉碎了“州权至上”的理论,解决了州与联邦之间的主权之争,变成了真正的统一的国家。
大萧条、二战,让联邦政府权力明显增强
1929年,美国因股灾引发了持续四年的“大萧条”。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了应对“大萧条”,他推行了一系列新政,用政府手段干涉经济,希望能借此摆脱经济危机。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干预各州事务,扩大了联邦政府的职责范围。
大萧条
这是美国历史上总统被授予最大权力的时期。对此,作家约翰·甘瑟曾说:
“在第一个‘百日新政’期间,国会心甘情愿地为罗斯福服务,授予总统权力之巨大前所未有,凌驾一切!德国国会给予希特勒的权力,也仅止于此。”
1938年,二战全面打响,刚刚走出大萧条的美国生产力爆发,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并最终参战。
“大萧条”和二战,让联邦政府的权力扩大,剥夺了原属于州的权力。里根总统上台后对联邦制进行了改革,归还了原本属于州的权力,重新确认了联邦与各州的职责,各州拥有了充分的自主自治的权力。
为什么总统管不了州长?
自美国独立以来,联邦政府的权力就一直被美国宪法制约,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联邦政府拥有的权力其实就是各州政府自愿放弃的一部分权力,如外交、关税等,非常有限。
对于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大,各州都非常警惕。不仅如此,美国普通民众也都具有强烈的反对集中权力的意识,所以不仅是联邦政府,美国各州也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在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是平行的关系,总统、州长、市长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他们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总统无权罢免州长、州长也无权罢免市长,他们只对选民负责。
所以,别说州长,就连市长、县长,总统也都是管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