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的三大怪异
赛里木湖大约是新疆知名度最高的湖之一,有人说赛里木湖惊艳无比,有人则说赛里木湖不过尔尔。实际上这并不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觉得赛里木湖不怎么样的人,很可能都是去赛里木的时候都没有选对时间。
换句话说:打开方式不对。
那么什么时候去赛里木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呢?当然就是每年初夏湖畔山花烂漫的时候。清澈的赛里木彷如镶嵌在山花中的一块幽蓝碧玉。
初夏的赛里木湖畔
当然,现在各路摄影大师、大大师忽然开始流行拍摄冬天的赛里木湖,重点是拍摄湖面那些裂开隆起的冰块——对摄影大师们来说,自然拍摄那些冰块是极好的,但是对一般游人来说,面对一堆冰块估计怎么看也看不出个花样来。
但是今天在这里不是讲赛里木的美艳,而是聊一聊赛里木湖历史上一直流传的三个怪异之处。
赛里木湖是一个高山湖泊,四面环山,是天山中的第一大湖,据说早期的赛里木湖曾比现在大三分之一,也比现在深50-80米。这就是说,如今我们经过湖边的道路以前都是在湖水之中。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西南端,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当代的赛里木湖虽然较以前要小一些,但是湖泊面积仍然达45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073米,湖水最深处达92米(一说86米),湖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7公里,总蓄水量210亿立方米,属微咸湖。而赛里木这个名称是蒙古语,意为山脊上的湖泊,除此之外还有着三台海子、天池这样的俗称和别称。
在历史上,赛里木湖一直有着神奇,或者说诡异的传说。大致归纳起来有三个:一是说湖中自古无鱼;二是说湖中不能行船,船到湖心则沉,而且赛里木湖虽然没有出口,但无论干旱或多雨,水位始终不变,因而怀疑湖下有暗河直通大海。三是一个现在看起来很烂俗的说法,就是湖中有水怪。
现在,让我们一一道来。
先看看大名鼎鼎的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怎么说。
我们绝大多数人知道丘处机和李志常,都是拜金庸所赐。在《射雕英雄传》里,虽然全真七子在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面前,战斗力都是渣五的水平,但是秒杀我们还是绰绰有余。不过历史真相是,丘处机的确是一代宗师,只不过他并非武林泰斗,而是中国道教史上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十九岁出家,拜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为师,自号长春子,因而也被后人称为长春真人。
丘处机与新疆的交集是在其七十二岁以后。当时西征的成吉思汗已经东征西讨了很多年,也终于觉得自己砍不动了,便一门心思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这时手下有个叫做刘仲禄的大臣向成吉思汗吹嘘说,有个丘处机已经活了三百多岁,有长生不老之术。于是成吉思汗万里迢迢派遣使者,不管路有多难,时间有多长,丘处机都得来。
丘处机本来并不想去,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于是在蒙古卫队的护卫下,历时三年,一路西行,终于跑到了今天的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和成吉思汗相见,当时一共带了包括李志常、尹志平在内的十八个弟子,后由李志常整理,编纂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两卷,上卷记载了西行的经过及见到成吉思汗之后的情况,下卷则记载了东归后的行程,而在其一行人经过赛里木湖时,书中记载:“晨起,西南行约二十里,忽有大池,方圆几二百里,雪峰环之,倒影池中。师名之曰天池。”
丘处机将赛里木湖称为天池
也就是说丘处机一行人走着走着突然见到了一个大池子,弟子们当然不知道这池子叫什么名字,就问丘处机,丘处机大概也不知道,但在弟子面前又不能说不知道,随口就胡诌了一个:这是天池。
这大概是最早记录赛里木湖的著述了。
而关于赛里木湖奇奇怪怪记载的都在清代以后。
乾隆年间任职于新疆的七十一(对,你没看错,这位老兄就叫这个名,七十一,字椿园,因而也被叫做椿园七十一。你看这名字起的——能走点心不?)当时在新疆任职,写了本《西域闻见录》,提到了赛里木湖的水怪:“其南有巨泽曰赛里木淖儿。其神青羊,大角而多须,见则雨雹。”
他说湖里有一个长着角,留着胡子的青羊,一出来就下雨下冰雹什么的。
后来发配新疆的牛人林则徐在他的《荷戈纪程》中也记载了这个传说:“土人言,中有神物如青羊,见则雨雹。”明确说是当地人告诉他的。
清代人认为这里面有长得像羊一样的水怪
在《荷戈纪程》中,林则徐还记载了赛里木湖“向无舟楫,亦无鱼鲔之利。”“水不可饮,饮将手足疲软,意雪水性寒故尔”。也就是说赛里木湖上从来都没有过船,湖里也没有鱼。而且这水太寒,还不能喝,喝了就手足疲软。
道光年间,还有个在新疆参与平叛的武官方土淦,写了本《东归日记》中,不仅记载了赛里木之美,也记述了赛里木湖的怪异:“四十里至三台湾,海子周围数百里,四山环绕,众水所归,天光山色,高下相映,澄鲜可爱。中有海岛,内有海眼,通大海,有海马,人常见之。”
海眼,就是通向大海的暗道。这个,离着大海也太远了吧,而且一路上还不跑冒滴漏,比输油管道都牛啊。
被古人认为通海眼的赛里木湖
到了民国,有个来新疆调研工作的财政部官员谢彬,写了本后来的畅销书《新疆游记》。说实话,谢彬虽然是个“海龟”,但这本书不仅用文言文写,而且还语句聱牙诘屈,文辞艰涩,似乎字词怎么古,怎么难懂,就怎么用。比如他说赛里木湖:“陨箨飘羽,不入于波,水色清碧,莫测其深,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每日潮汐,若应子午。”
这都什么啊?
“陨箨(陨箨yǔn tuò)飘羽,不入于波,”,大体是说竹笋壳也好,羽毛也好都无法在水上漂浮。
“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每日潮汐,若应子午”是说无论旱涝,水位都不变,每天定时还有潮汐。
谢彬还说:“昔有闽越客善泅者,欲探其渊,入水数十武即返,言下有气吸呼,人不得前。后有俄人入探,云内不产一物,惟有风洞,未知信否。”
我还是翻译一下吧:曾有一个水性好的福建人,打算探探湖底,“入水数十武”(武,是一个较冷僻的古代计量单位,六尺为步,半步为一武。你说你好好说几尺不就完了?),返了回来,说湖底有气流,靠不到跟前(您老是冻的招不住上来的吧?)。后来又有俄国人探测,说水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个风洞(什么是风洞?和鼓风机是什么亲戚?)
谢彬同时说:“海中恒起大风,力能吹岸上行人或羊群堕水。”这是说湖面上常有大风,风力很猛,能把岸上的人和羊群吹到水里去——这是什么风?什么叫吹到水里去?明明是吸进去好不好?——你这样记载赛里木湖,还能不能叫人愉快地去那里玩耍了?
浓云密布的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真有这么怪异吗?
其实前人所述赛里木所谓的三个怪异之处,今天看来并不怪,湖中无鱼,是因为赛里木湖是一个封闭的高山湖泊,湖水从山峰积雪融化而来,鱼无法游入,除非当初下雪的时候就下出来鱼。而现在,湖里早已人工养殖了经济价值较高的高白鲑等冷水鱼。
其实自上世纪60年代起,当地人便尝试着往湖中投放鱼苗,前前后后投放过30多种鱼苗,但都未能存活。1976年,赛里木湖首次引进冷水鱼类试养成功。1998年,当地开始引进原生活环境与赛里木湖颇为相似的高白鲑等鱼种,1998年至2003年连续6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和凹目白鲑卵,终于使这种原来生活于贝加尔湖、鄂毕河等流域的冷水鱼在赛里木湖繁衍生息。
而湖中不能行船,湖底有暗河或者海眼这个问题,事实上也早被打破,赛里木湖上其实早已可泛舟——既然湖里没有鱼,那前人坐船到湖里干什么?打水?我就要湖心的水煮奶茶?再说湖边的蒙古人和哈萨克人都是一门心思的放羊,没事坐什么船?又不让羊学游泳。
今天的赛里木湖上早可泛舟
至于前人所说的水怪,倒不如说是水神更确切,显然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传说,这样的水神传说基本上遍布中国的每一个湖泊,只不过水神的形态不大相同,最多出现的是龙,较小概率出现的是龟、蛇、牛、羊、马等形态。而有一段时间,却有人在大肆炒作赛里木湖有湖怪,且往往拉上古人的说法来渲染。说实话,这个炒作最没创意,甚至无聊。自从所谓尼斯湖水怪成为景区推销的范本之后,咱们各种山寨版的水怪扎堆出现,似乎各种异次元的水怪全都投胎到了中国。这里自古连一条鱼都没有,哪儿来的水怪?水怪喝凉水就能喝饱?
前人说有水神倒也罢了,今人扯上水怪则纯属是烂了街的噱头,完全是本末倒置——赛里木有清澈如镜的一波碧水和铺满湖畔的烂漫的山花,就足以卓尔不凡。
最后让我们看看清代著名史地学者祁韵士,是怎么记载美丽的赛里木湖的吧:“青蓝深浅层出,波平似镜,天光山色,倒映其中,倏忽万变,莫可名状。时有鸳鸯、白雁,往来游泳,如海鸥无心,见人不畏,极可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