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人》的隋唐风貌集-肆:隋炀帝的梦境,西突厥可汗的弱点
《镖人》的隋唐风貌集 | 肆
漫长的等待,《镖人》终于再度更新了,第九十九话的内容,结构上以杨广和裴世矩两条剧情线路构筑两大模块,然后汇集成一点,在结尾将所有故事脉路集结到隋炀帝杨广启程北巡一事。
前情提要
主角刀马一行来到了西域关口玉门关,并利用早已准备好的关牒和马符意图躲过守卫的盘查,谁知却意外暴露身份,无奈只能与守关兵将硬拼,后趁乱闯入关内,摆脱了玉门关守卫。
另一边追踪刀马随后来到玉门关的谛听、隗知二人,正好在刀马闯关后不久,两人拿出了与刀马手中一样的捕快马符,却被守卫误认为是刀马的同伙,双方正要开打之时,相识的军将出面解除了误会,之后两人随之入关,殊不知裴行俨带着负伤的秦叔宝追踪二人,欲为秦叔宝讨回公道。
而大隋朝廷这边,裴世矩为了能够解决西突厥这只仇视大隋政权的草原之狼,与同为朝廷重臣的宇文述放下成见,联合起来计划牵制这匹草原野狼,而裴世矩的目标居然就在长安城内。
在隋炀帝计划开启前往东突厥的北巡之行时,西突厥的泥厥处罗可汗正集结兵力发兵东突厥,而他的目的就是隋炀帝杨广!
北巡前杨广的神秘梦境
本话前半部表面上是一场简单的对话,出场的人物也只有两个人,分别是隋炀帝杨广和他的皇后萧氏,而他们对话的主题是一场梦,杨广小睡一场后做的一个诡异的梦。
在梦中,杨广跟随着先王杨坚,骑着白马在蒙着薄雾的宫中踱步,杨坚的面貌并未老态,而眼前的宫殿看着像是江都宫,但朦胧之中杨广却觉得应该是仁寿宫。梦中父子二人一前一后在一片迷雾中前行,一路上并无话语。杨坚慢慢的步伐加快,逐渐消失于迷雾之中。此时杨广止步环望四周,突然发现他以身在寝宫之内,眼前的长廊尽头似乎有着什么在等待着杨广,就在那重重宫门背后。于是杨广来到门前,门背打开伸出一只手,手上抓着一封信,杨广接了过来,打开一看,信上却一片空白。
以上就是杨广的梦境。杨广在与皇后萧氏谈论他的幻梦之前,提及了北巡和裴世矩,杨广已经知道西突厥泥厥处罗可汗的动向,深知这次北巡危机四伏,所以他才会说:"北巡本是吉事,而今要变成凶事了"。
这里有两点疑问,一是他口中所说的凶事到底是什么?二是为何杨广知道此次北巡凶多吉少却仍执意前行?
隋炀帝北巡之意
杨广北巡变成凶事,是在得知裴世矩的失算之举后说的,那么在杨广眼中从未失算的裴世矩,到底是办砸了什么事情?正是与本次北巡有关的西突厥。裴世矩特意前往西突厥拜访了泥厥处罗可汗,希望缓和两国关系,一方面能够让西突厥停止对西北丝绸之路商贸的劫掠,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双方的战事。
但泥厥处罗可汗一心只想要报复大隋王朝,打击与自己分庭对抗的东突厥,因此并没有明确接受裴世矩的提议,这次通好的失败,就是裴世矩办砸的事情,而通过这件事也让裴世矩和杨广知道了西突厥的真正意图,这样一来离开中原腹地的北巡,成为了西突厥突袭杨广的最佳时机,本是展现大隋国威的北巡变成了可能出现战事的凶事。
那么明知有危险为何没有改变计划停止北巡?
隋炀帝北巡重地榆林
历史上大业三年隋炀帝开展的这次北巡活动可以说意义非凡。杨广先皇杨坚在位期间,北方突厥就是这个新生中原国家最大的外敌之一,为了削弱突厥,采取了离间手段、分化政策,是突厥内部的矛盾逐渐激化,逐渐使突厥的主力西移,并分裂成了东西两部突厥,而东突厥在西突厥的步步紧逼之下,只能依附隋朝政权,隋朝至此成功实现了联合近邻东突厥牵制远郊西突厥"离强和弱、亲近疏远"的分化政策目标。
东突厥可以说是隋朝分化突厥的产物,建国之初单薄势弱,这才会屈尊归附隋朝,但随着东突厥的成长复苏,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不会是另一匹吃人的狼,东突厥实际上就是一个在未来某个时刻可能爆发的隐患。
杨广即位后,虽然隋朝国力已有了极大的成长,但仍不宜于树敌过多,当时最为妥当的国策,依然是延续先王制定的分化政策,强化对附属国东突厥的控制,一方面能够避免树敌,另一方面处于大隋边境的东突厥,既能够牵制西边的西突厥,也能作为大隋王朝边防的缓冲地带。
因此,为了加强与东突厥之间的宗藩关系,杨广采取的策略就是北巡,通过向东突厥展示大隋王朝的雄厚国力,以恩威并施的方式加强两国纽带。这就是北巡的意义所在,是杨广作为一个一国之主必须执行的国策。
隋炀帝杨广
不过这场在漫画中出现的危机,在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至少这场泥厥处罗可汗预谋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得到执行,杨广在大业三年的这趟北巡之行,声势浩大,据说随行兵将随从高达五十余万人,在《隋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大业三年八月,帝北巡,车驾发榆林,历云中,搠金河,是天下承平,百物丰实。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这次北巡可以说是非常顺利,杨广颁发了《褒显启民可汗诏》,重申了隋朝与东突厥的宗藩关系,完成了本次北巡任务。
梦境中的疑惑
回到漫画中杨广的那个奇怪的梦境。
杨广在梦中与父亲杨坚所在的宫殿,在他看来是江都宫,可不知为何杨广心中却矛盾的将这个看起来是江都宫的地方认为是仁寿宫,为何作者会加入这么一段诡异的台词?
在我看来这里更像是作者许先哲铺下的隐喻。仁寿宫是修建于现在陕西省麟游县的一处宫殿,有隋文帝杨坚下令建造的避暑离宫,对于杨坚而言就是能够安心居住的寝宫,也许在杨广心中,作为父亲的常住居所,仁寿宫已经与杨坚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他觉得父亲出现的地方应该是仁寿宫。
江都宫遗址
但为何安排杨广眼中的江都宫?江都宫位于现在的扬州,喜欢出巡的杨广在下江南时多次居住江都宫,但江都宫对于杨广的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隋炀帝在大业十四年北叛军弑杀,正是在这江都宫内。梦中出现的江都宫,不正是在预示着杨广终将到来的悲剧结局吗?
梦中的杨坚似乎就是一个领路人,引领杨广来到殿内就消失不见了,而杨广不知不觉的来到这个他心中的仁寿宫,眼前是一条幽深的长廊,尽头那扇门,虽看不到灯光人影,却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等着杨广靠近。当杨广来到门前,宫门一扇接着一扇打开,最后的门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影子,慢慢的打开了一个门缝,杨广定眼一看,一只长满龙鳞的手伸了出来,递给他一封信,打开一看,却是一片空白。
杨广不知醒来后,认为那个巨大的影子就是先王,而先王递给他一封没有写任何文字的信件,似乎是在责备他一事无成。
建立隋朝的杨坚家族出身五胡乱华时期北魏建立的武川六镇军阀世家,也就是之后影响深远的关陇集团的前身,特别是关陇集团出身的西魏八柱国,成为后来隋唐两朝中流砥柱,门阀势力在国家机构中根深蒂固,即便是同为关陇集团出身且归为天子的隋文帝杨坚,也深感关陇势力对皇权的牵制,却迫于国家新立而无法摆脱束缚。而杨广虽然已经开始逐步削弱关陇门阀,但即便如此,宫墙内外真正的敌人一直隐藏在黑暗当中伺机而动,没有揪出这些敌人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但是皇后萧氏却不是这么想。她认为至今杨广所做的决定都没有错,无论是处死高颎、贺若弼等功高盖主的八柱国门阀,还是提拔裴世矩以牵制许国公宇文述,都是巩固皇权的必经之路。而梦境中那张递给杨广的无字信件白纸一张,恰是预示先王相信儿子的决断,让他肆意挥洒。
历史上高颎、贺若弼两人确实是在隋炀帝北巡的大业三年被一同处死的,被冠以诽谤朝廷之罪,原因正是杨广的北巡决策,这两位重臣认为北巡声势耗费过于巨大,劳民伤财,在背后有所议论被人告发。但仔细想想,如此庞大的阵势出巡东突厥,在当时可说是空前绝后的,议论此事之人又何止这两人?为何偏偏只这两个与关陇门阀势力有关的重臣被处死,背后真实的意图恐怕真不是遏制舆论这么简单,也许杨广对于关陇门阀有意压制,杀鸡儆猴罢了。
当下的威胁是西突厥
杨广说完自己的梦境之后,将话题直接指向了西突厥的现任可汗——泥厥处罗可汗,这才是目前摆在他面前最显眼的威胁。泥厥处罗可汗如此痛恨东突厥和隋朝的原因,漫画中描述为因幼年时他的父亲泥利可汗死于东西突厥之间的战争,亲身经历这一切且目睹父亲之死的少年,在心中埋下了对东突厥的仇恨,包括设计离间突厥民族的隋朝。
史实是否如同漫画中所述,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毕竟当事人早已作古千年。历史上泥利可汗确实死于战争,当时被隋朝钦点为东突厥大可汗的启民可汗协助隋朝进攻反对隋朝的达头可汗部属,到了公元603年,达头可汗手下的铁勒十多个部落纷纷叛离投奔启民可汗,而名义上西突厥的可汗泥利可汗正是在这次叛离动荡中战死的。
从泥利可汗的死因来说,其子泥厥处罗可汗确实有理由仇恨东突厥和隋朝,甚至包括背弃西突厥的铁勒部落,而历史上泥厥处罗可汗继位后确实没有给铁勒部落好日子过,加重这些部落的赋税,更是屡次发兵攻击铁勒,致使在他的治下内乱纷起。
在大业三年隋炀帝启动北巡时,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这场由泥厥处罗可汗发动的军事行动,因为在大业元年他多次攻击铁勒诸部,诱杀了薛延陀部酋长数百人,导致铁勒诸部奋起反抗,大业三年应该还在处理西突厥的内乱,无暇顾及杨广的北巡。
泥厥处罗可汗的弱点
虽然泥厥处罗可汗的无道引发西突厥的内乱,导致他自顾不暇,对杨广的北巡之行并没有造成影响,自然也不会像漫画中描述的那样,让北巡成为凶事,但西突厥对于隋朝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这场内乱,让一个人看到了解决这个隐患的希望,而这个眼光锐利的人正是时任黄门侍郎的裴世矩。
漫画中裴世矩在与泥厥处罗可汗商议通好事宜时,泥厥处罗可汗对裴世矩没有一句话,但就在裴世矩转身离开之时,泥厥处罗可汗终于开口问了一句:
长安,最近天气如何?
裴世矩转头回望,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句话背后的隐藏的突破口,从未去过长安,对长安充满仇恨的人,突然关心起那里的天气,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居留长安的泥厥处罗可汗的母亲——向氏。
关于向氏的记载极其有限,身为汉人的向氏,她是如何进入北方突厥,与泥利可汗结为夫妇的,我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只知道向氏作为泥利可汗的妻子,是泥厥处罗可汗的生母,换句话说,泥厥处罗可汗有一半的汉人血统。
当年因为铁勒诸部的叛乱,泥利可汗战死,因为北方游牧民族多盛行收继婚,这种婚俗习惯起源于父系社会崛起的奴隶制度时期,女子被视为家族财产,为了保证族内丧夫的女子外嫁,导致财力和劳动力的流失,于是将其再婚配给亡故丈夫的兄弟,这种陋习即便在推行儒道的古代中国也时有发生,即便是朝廷多番明令禁止。
而向氏正是因为泥利可汗亡故,根据突厥收继婚的习俗,又嫁给了泥利可汗的弟弟婆实特勤,并为了躲避突厥内部战乱,请求隋朝庇护而移居长安,自此向氏便回到故土留居长安。
后来当裴世矩得知西突厥内部战乱四起时,便知招抚泥厥处罗可汗的机会来了,于是利用他思念母亲的心理,建议朝廷对其实施招抚,第二年隋炀帝就派人出使西突厥,而泥厥处罗可汗也接受了隋朝的诏安,但泥厥处罗可汗仍对隋朝抱有戒心。大业五年隋炀帝西巡,欲在大斗拔谷,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民乐县东南扁都口召见泥厥处罗可汗,但他却推脱不去,杨广大怒,在裴世矩的计谋下,诱使射匮可汗袭击西突厥,泥厥处罗可汗大败,之后被迫朝见隋炀帝,在隋炀帝的安排下,他的权力被分化,后又在母亲向氏的劝说下留在了长安,唐朝替代隋朝后有降服新朝,最后被东突厥派人暗杀。
《镖人》中裴世矩与宇文述联手,在杨广的默许下,劫掠了泥厥处罗可汗的母亲向氏,并计划利用向氏威胁泥厥处罗可汗,之后的剧情中,杨广的北巡应该和历史一样,并没有遭遇泥厥处罗可汗的突袭,原因应是裴世矩以其母要挟泥厥处罗可汗,解除了这次隋炀帝的北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