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麦郎:凭借《我的滑板鞋》走红,最后却被父母送到精神病院
文|娱斋话娱乐
编辑|娱斋话娱乐
去年3月12 日凌晨,歌手庞麦郎的经纪人白晓发布视频表示:
庞麦郎因为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被送进精神病院。
消息一发出,瞬间引起争议。
而这个时候人们才想起来,那个一夜爆红的歌手,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命运般地走红
庞麦郎,一个名字自带热点的男人。
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国际化,他把名字成了约瑟翰.庞麦郎,明明生活在陕西,非得说自己住在“加什比克市。”
用他的话来说,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指引他并告诉他:你生来就不平凡。
于是,他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发誓要做中国的迈克尔杰克逊。
他花光身上所有的积蓄在录音棚录歌,但是都没有达到预想。
后来,他试图参加选秀来增加名气,可都无疾而终。
身无分文的他,只能睡到大街上。
直到他参加了一个公司的选秀,命运才悄然改变。
和往常一样,穿着不三不四的衣服,唱着不着调的歌曲。
只不过与他身份不相符的,是他自称想要成为国际化的歌手的梦想。
这种荒腔走板的形象,让互联网公司嗅到了商机。
网红一般分为两种人,一种是长得美的,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而另一种就是“丑”的稀奇古怪的。
穿着异类服饰又唱歌跑调的庞麦郎正好迎合了后者。
从“庞麦郎是谁”到“原来是他啊”只用了一首歌的时间。
2014年,庞麦郎走进一家网吧,等待游戏启动的间隙里,他打开了自己的qq,刚登上就有99+消息弹了出来。
他随手点开了其中一条,上边写着:
“你的滑板鞋火了。”
震惊之余,他打开了浏览器搜索,上边全是网友的评论,他仔细地往下翻,一条一条看网友的评论。
摩擦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板上摩擦
……
只要你听过一遍,就很难忘记这句独特音调的歌词。
说起这首歌背后的创作故事,庞麦郎说道:
“那时候我找了很久,终于买到了我心爱的鞋子,第一反应就是大跳一支舞,脑子懵懵的,突然就闪过了爪牙是魔鬼的步伐。”
创作灵感很无厘头对吧,整个歌曲给人的感觉也很古怪,不管是节奏还是旋律都让人无法理解。
庞麦郎这个人,也像极了这首歌。
口音一股子陕西味,却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台湾基隆长大。
别人说假话发虚,他说假话一本正经,如此厚颜无耻让人啼笑不止的同时还对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爆红之后,庞麦郎和华数唱片签订了五年的合约。
随后,经纪公司为他安排各种演唱会,门票被炒到高价仍然有人愿意为之买单。
你以为他们花钱是为了看庞麦郎的演出?
随便采访一个人的回答都是:就想看看他唱歌是什么样子的,就是好奇,索性凑个热闹。
所以,他们不会在乎庞麦郎的唱功如何,哪怕他假唱对不上口型,台下观众也乐得自在。
毋庸置疑,庞麦郎的出名,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审丑的狂欢。
闯入名利场,悲剧的开始
观众把他当猴看,公司把他当赚钱工具,只有他沉浸在名利中无法自拔。
“明星就应该的耍大牌,出名的艺人一定是来自台湾。”
所以,出了名的他从不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自大,不满足于现状,甚至对公司一开始合约中规定的二八分成极其不满。
没有告诉任何人,庞麦郎就这样消失了。
他回到老家又转到上海,在那里他独自拍摄了《我的滑板鞋》mv。
画面中的他依然是穿着浮夸的衣服,被一群漂亮的姑娘环绕着。
而在这迷幻音乐的背后,是他频繁无故缺席采访,是他演出开始无故失联。
打不通电话,联系不到他,公司最终只能将他告上法庭,那段时间,庞麦郎成了“老赖”。
然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彻底“毁灭”他的是那篇《惊惶庞麦郎》。
那是一个女记者在明知道庞麦郎精神不正常的前提下,借着庞麦郎想认识女孩的动机接近他,所写出的文章。
那是我看过最无耻甚至最恶意的一篇文章,如果是文字是一把刀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简直就是把庞麦郎开膛破肚。
她笔下的庞麦郎,邋遢、谎话连篇:
“他的头发板结油腻,一推门就是一大股食物腐烂的味道,床单上都是硬掉的头皮屑和碎头发,他说自己是台湾人,但是当我打开电脑,他根本无法正确指出基隆在哪。”
只看文字,我就能看到那个女记者得意洋洋的表情,因为她掌握了“流量密码”的第一手资料。
文章发布后,这位女记者获得无数好评,而庞麦郎面临的是铺天盖地的谩骂声。
他像是一只惊弓之鸟一般躲了起来,拒绝采访拒接出门,甚至连已经签好的商演也拒绝演出,等待着巨额赔偿。
可舆论并没有因为他的退缩而放过他,媒体直接跑到了庞麦郎的老家汉中。
“我们一家子都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连台湾都没去过。”
庞家父母否认了自己的儿子是台湾人的说法,而另一边的庞麦郎气急败坏的对着镜头大喊:
“谁说他们是我父母?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他害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他极力否认自己出生农村。
那段时间的他极度矛盾,一边希望别人不要再关注他,一边又希望热度还在,能继续唱歌。
他在《旧金属》中嘶吼:
我要向你解释我要掌控我的方向
所有人的目光都匪夷所思
所有人的话语都是关于我
……
最终,随着真实身份的揭露和公司对他的起诉,庞麦郎成了过街老鼠,彻底消失在了公众视野。
七个人的演唱会
2016年,庞麦郎现身杭州的酒吧演出。
当他上台的那一刻,台下三百人齐齐呼喊:
“帅呆了,简直就是实力唱将。”
当然,如果这些呼喊声中不掺杂大量的笑声就更好了。
可庞麦郎丝毫没被这些嘲笑所影响,反而觉得还有这么多人看他演出而亢奋。
一场演唱会他唱了九首歌,一个小时就换了五六套衣服,甚至还兴致勃勃地跳起了偶像迈克杰克逊的太空步。
现场氛围异常的好,经纪人站在后台都忍不住落泪,彼时他觉得这是庞麦郎离红最近的一次。
然而第二天的新闻,并不是说庞麦郎回归,而是说他假唱对口型。
原来,演唱会期间,他数次唱错节拍,经纪人为了防止他跟不上赶紧放了人声伴奏。
结果就是嘴型对不上歌词,被观众嘲笑“假唱”。
庞麦郎以为他们的追捧来源于喜欢,却不知只是看热闹罢了。
当看热闹的人散去,还会留下什么呢?
2018年,庞麦郎又一次开了演唱会。
关注的人很少,倒是演唱会后出现了一个新闻。
在杭州举办演唱会,票价不到一百,二十一个观众里,有十四个都是保安,以至于被网友调侃:
“真排场,两个保安看着一个观众,怕跑了。”
全场最激动最用力欢呼的,是他的助理白晓白。
彼时的他早已身无分文,出行得靠花呗支付账单,还要为了两块钱跟摩的师傅讨价还价。
从“万人追捧”到无人问津,庞麦郎的国际巨星梦终究是破灭了。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条评论:有人称华晨宇是平行时空里富豪版庞麦郎。
颜值不行,实力不行,没作品还狂妄自大,可是架不住家里有钱,能整容能立人设能控评,还能逆天改命。
而庞麦郎,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作风,但是只因没钱,最终只能被打入尘埃。
这话对吗?对也不对。
华晨宇并非无才,只是他的才只有少数人能欣赏。
庞麦郎也一样,当所有人质疑他嘲笑他的时候,有一部分人能从他的歌中感受到孤独。
熬得过就是华晨宇,熬不过就是庞麦郎,两人一同出道,一个人成为顶流,而另一个人无人问津。
现在听着庞麦郎的歌,不禁幻想,要是没有这首《我的滑板鞋》,他是不是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地步?
后来庞麦郎离开了,离开了这个看似繁华却空虚的娱乐圈。
当我们再次听到他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庞麦郎疯了。”
“因为一件小事突然发火,情绪失控,差点戳到别人的眼睛。”
庞麦郎的经纪人说道。
他无法继续红下去,可也无法在忍受身上没有光环。
两种世界不断在他脑子里撕扯,最终“他疯了”,即便这样,他还是做着巨星梦。
可是,谁又会关心这样的庞麦郎呢?大多数人只是看一个热闹罢了。
庞麦郎疯了,但是或许,他比谁都清醒。
结语
制造一个红人,再凑一个热闹,然后再迅速消失,这样的套路很多人已经轻车熟路了。
头脑清醒的人会将这种模式当成一个热闹,乐呵乐呵就过去了,然而有的人却把这当成了整个人生。
热闹过后,剩下的只有“狼藉一片”。